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鱼类的鳃病主要是由寄生虫或细菌引起的,二者时常混合发生,但有主有次,治疗时应有所区别。下面就两者的主要区别和治疗方法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两种鳃病的相同点
发病部位均在鱼类的鳃丝上,且鳃丝出现糜烂、缺损、充血、水肿等症状,病鱼吃食量明显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多漂浮在水面或无规律地沉浮。特别是在春夏季会频繁出现浮头现象,开动增氧机后,鱼又不顶水。
二、两种鳃病的不同点
1、由细菌引起的鳃病
(1)病原体是粘球菌等致病菌,镜检无寄生虫。
(2)鳃丝呈暗红色,充血明显,糜烂严重,粘液较少。
(3)病鱼的鳃盖内表面组织一般会发炎充血,中间部分糜烂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4)多数病鱼无规律浮游,游动缓慢,身体发黑,尤以头部发黑最为明显,一般不跳跃。
(5)病鱼常伴有赤皮病、肠炎病并发。
2、寄生虫引起的鳃病
(1)病原体是寄生虫,用显微镜检查可见鳃隐鞭虫、车轮虫、指环虫、中华鳋等。
(2)鳃丝多为淡红色或鲜红色,水肿明显,大量粘液包裹鳃丝,有时可见鳃丝外有一层白膜。如果是孢子虫寄生,则可在鳃丝上找到孢囊,形如菜籽状、块状。
(3)病鱼的鳃盖内表面组织一般无损伤,不充血。
(4)多数病鱼整日浮于水面,常跳跃,体色无明显变化。
三、两种鳃病的治疗方法
1、细菌性鳃病。应当采取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消灭水中的病原菌,另一方面杀灭鱼体内致病菌。外用药物有漂白粉(含氯量30%左右)1g/m3或“强氯精”0.3g/m3或“百毒净”0.3g/gm3全池泼洒,据病情轻重可连续施药2次—3次(间隔1d-2d);内服药有“鱼菌灵”(每1OOkg饵料加药100g-200g)、“鱼康宝”(每1OOkg饵料加药1kg)、“烂鳃灵”(每1OOkg饵料加药250g)等,任选一种成药饵,连续投喂4d-5d。
2、寄生虫鳃病。若引起疾病的是鳃隐鞭虫、斜管虫、半眉虫、车轮虫、舌杯虫等,治疗时应选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ppin,全池泼洒。使用该合剂治疗鱼病的,应尽量将池中水量计算准确,争取1次治愈。因为硫酸铜的毒性较大,安全浓度的范围较小,若浓度过大将对鱼造成药害或致死;若浓度过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不仅池鱼会继续受疾病影响,而且连续多次使用该药物,还会杀灭池水中的部分浮游植物,影响水质。治疗这类疾病也可选用硫酸铜的替代药品,如“鱼苗平”等。小瓜虫病的治疗,可使用辣椒和生姜煎水全池泼洒,效果十分显著。由粘孢子虫引起的鳃病,可用盐酸左旋咪唑,按2g/kg-4g/kg体重每日拌饵投喂,每天2次,连喂5d;用“灭孢灵”内服效果也很好。由指环虫、三代虫、中华鳋等引起的鳃病,可选用“强力杀虫灵”0.2mg/m3-O.3mg/m3,全池泼洒。
无论哪种鱼病,都应始终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法,防主要是尽量减少和控制病原菌或寄生虫进入鱼池。选用优质饲料,提高鱼体的抵抗力;定期调节水质,勤观察,早发现,早治疗。治主要是对症下药,准确用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