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鱼类 > 病害防治 > 正文

鲢、鳙、鲂疾病及防治

发布时间:2006/1/7 8:14: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暴发性流行病

[病原]目前经初步分类鉴定,可有三类细菌引起:(1)鲁克氏耶尔森氏菌。菌体为短杆状。(2)气单胞菌。(3)河弧菌,菌体短杆状,直或稍弯曲,极端单鞭毛,有动力等。

[病状与诊断] 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肌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可见,由于内脏器官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色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根据病原菌的感染时期区分,3月-4月病鱼出现的体表两侧,腹鳍下和尾柄等为甚,有的病鱼可见突眼、鳃贫血,内脏器官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有时也可见到肠道充气肿胀,5月后的病鱼症状是体表,多以鳃盖下缘、鳍基和内脏充血发炎,有时口腔,肌肉也同时充血发炎。

[流行与危害] 暴发性流行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流行病。此病流行季节长,从每年的2月底至11月,水温在9度-36度之间,其中尤以水温为28度左右发病最为严重。危害的淡水养殖鱼类有鲫、鳊、鲢等,被危害鱼的年龄已从1足龄以上扩展至2月龄的鱼种。

[预防与治疗]预防:(1)彻底清塘。生石灰干法清塘,水深约10厘米,每公顷用750千克-1125千克,8天(南方)或10天-15天(北方)后,放鱼入池。漂白粉清塘,每立方水体用20克,7天后放鱼入池。 (2)水体消毒。漂白粉消毒。挂篓或池边泼洒法,每月1次-2次。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食台挂篓或池边泼洒法,每月1次-2次。复消净。在食台挂篓或池边泼洒,每月1次-2次。(3)鱼体消毒。每立方水体用呋喃唑酮(2002年国家已列为禁用药物,请勿使用。这里仅作为史料叙述)20克,水温15度-30度,药浴10分钟-20分钟。 治疗:(1)消毒药。生石灰。每公顷1米水深的水面用本品225千克-300千克,全池泼洒,可有效地控制并缓解此病。 漂白粉。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全池泼洒。(2)内服药。鱼服康A型。每100千克鱼体重用本品150克-200克,混饲,1天1次,连用3天。若病情较重,间隔3天后,再用1个疗程。鱼泰8号。用量为存塘吃食鱼的3%。用法同预防方法中鱼泰7号,连用5天-7天。鱼血散。用量按0。1%鱼体重给药,1天1次,连用7天。

●白皮病

[病原]此病有两种病原菌。(1)白毛极毛杆菌。(2)鱼害粘球菌。 

[病状与诊断] 发病初期,尾柄处出现一个白点,并迅速向前蔓延扩大;直至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基部全部呈现白色。进而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皮肤无充血、发红症状。严重的病鱼头朝下,尾朝上,头部乌黑而死亡。

[流行与危害] 此病是夏花鱼种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鲢、鳙夏花鱼种。发病后2天-3天内就会死亡,死亡率较高。每年的6月-8月为流行季节。发病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池水不清洁,使病菌繁殖;其次是因为施放了未经充分发酵的粪肥;再则是因捕捞、运输和筛鱼放鱼种时,操作不慎,擦伤了鱼体,病菌侵入而引起的。

[预防与治疗]预防:(1)保持池水清洁卫生,供给丰富的天然饲料。(2)在放养鱼前可用以下药物消毒。食盐,2%-3%,药浴20分钟-30分钟。 治疗:(1)漂白粉,每立方水体用1克,全池泼洒。(2)五倍子,每立方水体用2克-4克,全池泼洒。(3)红霉素。每立方米水体用0。05克-0。1克,全池泼洒。

●打印病

[病原] 为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菌种短杆状。革兰氏阴性,适宜温度为28度左右,PH值3-11中均能生长。

[症状与诊断] 患病的部位,通常在肛门的两侧,极少数在身体前部。亲鱼患病没有固定的部位,全身均能出现病灶。初期症状是皮肤出现红斑,有时似脓胞状,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穿孔,直到露出骨骼和内脏为止。

[流行与危害] 此病是鲢、鳙鱼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能发生此病,其中以华中、华东、华北地区比较流行。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但以夏秋两季最为常见。患此病多为鲢、鳙鱼种、成鱼和亲鱼,感染率颇高,发病严重的鱼池,其感染率达80%以上。

[预防与治疗]预防:(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在气温较高季节,经常加注新水,并保持池水清洁,可减少此病发生。(2)在发病季节,以水全终浓度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池水,可防止此病发生。 治疗:(1)呋喃唑酮(2002年国家已列为禁用药物,请勿使用。这里仅作为史料叙述)。20毫克/升水溶液浸洗。以0.1毫克/升-0.2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2)漂白粉。1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3)生石灰与漂白粉合剂。每立方水体用15克的生石灰与1毫克/升漂白粉合剂,全池泼洒。(4)复消净。每立方水体用0.3克-0.4克,全池泼洒

●疯狂病

[病原] 鲢碘泡虫。鱼体的各个器官都可寄生,但主要侵入寄主人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症状与诊断] 病原体侵入鱼的脑部和感觉器官内,破坏正常的生理活动,致使鱼在水中上窜下跳,抽搐似的打圈子,有时沉入水底,有时又仰卧水而,显示出烦躁不安。病鱼的外表黑瘦,头较大,脑廓呈黄色,内部微血官可见充血,肝脏发紫并且腹腔积水。

[流行与危害] 此病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但以浙江省杭州地区最为严重,在各种不同养殖不域中均能发生,为当地严重的流行病之一,江苏、湖北也有出现。从鱼种到0.5千克以上的成鱼都可致病,其中以0.5千克左右的鲢鱼死亡率最高。

[预防与治疗]预防:(1)每公顷用1500千克-1875千克生石灰和1500千克石灰氮彻底清塘,可杀来池底淤泥中的孢子,从而减少此病的发生。(2)在冬片放养前采用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30分钟,或用相当于20毫克/升石灰氮悬浊液浸洗30分钟,这一措施能杀灭60%-70%的孢子。 治疗:在6月-9月期间,每立方水体可用0.5克的晶体敌百虫(纯度为90%左右),每间隔15天-30天喷洒1次,可降低处于营养体阶段孢子的感染率。

●指环虫病

[病原] 病原体是指环虫属中的小鞘指环虫。指环虫虫体颇小,能像蚂蟥运动似地伸缩。

[症状与诊断] 当鱼体鳃部严重感染此虫时,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暗灰色且粘液增多,呼吸困难。幼小的鱼特别是鳙鱼苗,常显示鳃器官浮肿,鳃盖难以闭合症状,不摄食,逐渐瘦弱至死亡。严重感染此虫的病鱼,肉眼就可看到鳃丝上布满灰白色群体,若将这些白色群体用镊子轻轻取下,置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明显可见蠕动的虫体,由此即可确诊。

[流行与危害] 此病是鱼苗、鱼种及成鱼养殖阶段常见的一种寄生性鳃瓣病。指环虫的分布很广,全国各地普遍出现这种病,主要在夏、秋两季流行。越冬鱼种池中在初春温度适宜时,容易发生。严重感染时,0.5千克左右的病鱼鳃部,每片鳃片寄生有200个以上的指环虫,破坏鳃丝表面细胞,从而使鱼窒息死亡。

[预防与治疗]预防:(1)生石灰带水清塘。每公顷1米水深,用生石灰900千克,可有效地杀灭指环虫,减少此病发生。(2)鱼种消毒,夏花鱼种放养前,用1毫克/升晶体敌百虫溶液,浸洗20分钟-30分钟,可有效地预防此病。 治疗:(1)晶体敌百中心。以0.2毫克/升-0。4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2)晶体敌百虫与碳酸钠合剂(1:0.6)。0.1毫克/升-0.2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3)高锰酸钾。20毫克/升的浓度浸洗病鱼;水温10度-20度时,浸洗15分钟-20分钟;水温25度以上时,浸洗10分钟-15分钟。

●复口吸虫病

[病原]复口吸虫的尾蚴和囊蚴。

[症状与诊断] 当鱼种急性感染时,在水中挣扎游动,病鱼头部脑区和眼眶周围呈现充血现象;若病鱼失去平衡能力,卧于水面或头部向下尾部朝上,鱼体颤抖,并逐渐弯曲,短期即可出现大批死亡。慢性感染时,病鱼眼球混浊,呈乳白色,严重时眼球脱落成瞎眼。诊断时可将病鱼眼球水晶体止刮下的胶质放在盛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稍加摇动,凭肉眼可以观察到游离在生理盐水中蠕动着的白色粟米状虫体。

[流行与危害] 此病在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尤以长江流域各地较为严重,主要流行季节为春、夏两季。此病能造成鱼苗、鱼种在批死亡。2龄以上的家鱼和1龄以上的金鱼则引起瞎眼、掉眼,影响健康。

[预防与治疗] 当鱼被复口吸虫感染后,就难以治疗。因此,只有设法截断其生活史的环节,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此病发生。(1)杀灭椎实螺。椎实螺是复口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放养鱼苗鱼种之前,用生石灰或茶饼彻底清塘,杀死椎实螺。每公顷水深1米用750千克茶饼或用100毫克/升-125毫克/升生石灰清塘。(2)枪击鸥鸟。驱逐在鱼池上空盘旋的鸥鸟,可减少此病发生的机会。(2)药物治疗。一是用二丁基氧化锡。内服,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用0.25克,日服1次,连用5天。二是用硫双二氯酚。内服,日服1次,每100千克鱼体重给药20克-30,连用2天-5天。三是用灭蠕灵A型。内服,日服1次,每100千克鱼体重给药20克-30克,连用5天-7天

●多态锚头鳋病

[病原]是由甲壳动物引起的体表病,常见的为寄生于鲢、鳙、团头鲂和鲫体表、口腔的多态锚头鳋。

[症状与诊断] 锚头鳋以头胸部深深地插进寄主的肌肉里或鳞片下,而部分的胸腹部却裸露在鱼体外面,形状似针故又称针虫病。虫体所寄生部位的周围常红肿发炎,并有溢血而出现的红斑。发病初期,病鱼呈现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继而体质逐渐消瘦,游动迟缓,终至死亡。诊断需仔细检查病鱼的体表、口腔等处,明显可见一根根似针状的虫体,即是成虫。

[流行与危害] 此病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随各地气候条件而异水温在12度-33度时,成虫可产卵繁殖,但最适水温为20度-25度。武汉地区每年有2次发病高峰,第一次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二次为8月下旬至10月。主要危害当年夏花鱼种。在发病高峰季节,当发病水体中含有大量幼虫时,鱼种能在短期内出现暴发性感染,感染率高达90%以上,感染强度可高达数十条,因而造成大批死亡。

[预防与治疗](1)彻底清塘。(2)鱼种消毒。在放养鱼种或越冬并塘时,如发现体表寄生在锚头鳋,可根据不同水温及鲢、鳙鱼对高锰酸钾的不同耐受力,用33毫克/升-100毫克/升的浓度,浸洗30分钟-60分钟,可杀灭锚头鳋成虫。(3)发病鱼池治疗。由于敌百虫在杀死锚头鳋幼虫的同时,又能杀死鱼的饵料---浮游生物,因此鱼池中发现锚头鳋时,必须根据此虫的寿命决定下药的浓度和次数。

●鲢中华鳋病

[病原] 鲢中华鳋,雌虫身体呈圆柱形,乳白色,但比大中华鳋短而粗。

[症状与诊断] 雌虫用在钩钩在鲢、鳙鱼的鳃丝和鳃耙上。患此病后,鱼体消瘦,在水中表层打转或狂游,显示出极度的烦躁不安,病鱼的尾鳍上叶往往露出水面,故名为“翘尾巴病”,最后死亡。诊断时用镊子揭开病鱼的鳃盖,肉眼可见鳃丝末端内侧上乳白色的虫体。

[流行与危害]在长江流域一带,每年从4至11月为此病流行季节。这一期间是此虫繁殖时期,尤以6月中旬到7月下旬最为流行,往往和鲺病一起形成并发症。鲢中华鳋对宿主有严格的专一性。此虫只寄生在鲢、鳙鱼的鳃部,对在同一水域中的其他鱼类并不感染。此虫除了钩破鳃组织,夺取寄主的营养外,还可以分泌一种酵素,刺激鳃组织增生,造成病鱼鳃丝末端肿大、发白,甚至弯曲变形。这种病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鲢、鳙鱼,寄生多时造成病鱼死亡。

[预防与治疗]预防:(1)用生石灰带水清塘,能杀灭水中的鲢中华鳋虫卵、幼虫和带虫者。(2)利用鲢中华鳋对寄主有严格选择性的特性,在发病水域内,次年饲养除鲢、鳙鱼之外的其他种类鱼,可避免此病再次发生。(3)鱼种放养时,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毫克/升的浓度浸洗20分钟-30分钟。 治疗:(1)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以0.7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2)敌百虫(90%)和硫酸亚铁合剂(5:2)。0.25毫/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3)敌百虫(90%)。0.5毫克/升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
   
                                  南方渔网编辑:庞琪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3735 关键字:鲢、鳙、鲂,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病害防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