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鱼类 > 病害防治 > 正文

春季常见的三种鱼病及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06/3/18 9:57: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春季往往是鱼病的多发季节,水霉病、竖鳞病、似嗜子宫线病三种病,在春季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给各养鱼场造成很大威胁,现将病症及其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1、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其病原体常见的种类有水霉和绵霉等属。其症状是:肉眼可见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或粘附于泥粒等棕色附着物,使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终致死亡。草、镛、鲢、鲤、卿等鱼都易感染此病。我市及全省各养鱼场,每年春季都有此病发生。    
    该病主要是由于捕捞、搬运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伴随鱼群拥挤,水质污染而引起。  
    防治方法:由于我省大部分养鱼地区,多年来一直习惯于春季投放鱼种,鱼类在寒冷的冰下度过三个多月后,又要进行捕捞分塘转运等环节,难免损失鱼体。所以在拉网、运输、放养等操作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这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最有效办法。发病后,用400×10-6的食盐和400×10-6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用(0.3-0.4)×-6鱼虾安全池泼洒,连用2-3次即可控制。    2、竖鳞病(又称鳞立病、松鳞病)。其病原初步认为是水型点状极毛杆菌。其症状是:鱼的鳞片局部或全部坚起象松球样张开,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用手指压鳞片,就有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还伴有鳍基的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有腹水等症状。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侧转,腹部向上。如不及时治疗,持续2-3天左右会死亡。  
    该病主要是由于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不小心,使鱼体受伤,细菌乘机侵入而引起。主要危害鲤、鲫鱼。草链、鳙鱼偶尔发生。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分塘操作过程中要小心,防止鱼体受伤;发病后及时投喂药饵: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用盐酸土霉素50毫克,或复方新诺明150毫克,拌饲连喂3-5天,同时用1×10-6漂白粉或0.4×-6强力消毒灵全池泼洒,连用2-3次。     3、似嗜子宫线虫病(又称线虫病)。病原体为鲤似嗜子宫线虫和鲫似嗜子宫线虫的雌虫。前者只感染鲤鱼,后者只侵袭鲫鱼。其症状是:病灶部位的鳞片疏松,部分脱落,并伴有充血、发火,肉眼可见到数量不等的肉红色虫体寄生于鳞片或表皮下,有的虫体钻破鳍膜露出,导致鳍条破裂。并继发生感染水霉病。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鲤鱼和鲫鱼,可造成亲鱼不能繁殖产卵,甚至死亡,成鱼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鱼种放养前,用(190-220)×-6的生石灰对池水消毒,以杀灭线虫的幼虫和中间寄主剑水蚤;发病后,用(0.3-0.5)×-6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连续三次,可完全驱除体表的寄生虫。





                                   编辑:庞琪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2915 关键字:,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病害防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