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04年,东山县西埔湾虾池进行红鳍东方鲀人工高密度放养,于9~10月份,水温20.4~29.4℃时发生刺激隐核虫病,通过采用中草药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刺激隐核虫称为海水小瓜虫,虫体乳黄色,呈球形、卵形或梨形,前端稍尖,体内有4~8个卵圆形团块连成U字形排列的念珠状大核,全身披纤毛,做缓慢旋转运动。
诊断方法:取病鱼体表白点或鳃部粘液制成水封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般一个视野有5~8个虫体,即可诊断;或将有小白点的鳍条剪下放在有水的白瓷盘中,用解剖针将白点的膜挑破,如看到小虫体滚出在水中游动,即可诊断。症状及病理:初期发病鱼体的背部、鳍条上先出现少量白色小点,鱼体因受刺激发痛,在池底摩擦,中期鱼体体表、鳃、鳍条等感染部位出现许多小白点,粘液增多,感染处表皮充血,鳃组织呈红色,随后迅速传染,严重时体表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离群环游,浮于水面,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最后因身体消瘦、运动失调衰弱而死。中草药治疗:用槟榔、苦参、苦楝三种中草药,每亩(平均水位1.2m)用该三种中草药各150g,熬成药汤,然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第4天进行大换水,同时停药2天,在饲料中添加维
生素C和抗生素,以防继发性细菌感染。停药2天后,再用上述中草药进行防治,连续使用3天,方法同上。经过处理后,鱼体表白点消失,鱼体恢复正常,治愈率达90%以上,效果较理想。
编辑:龙斌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