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鱼类 > 病害防治 > 正文

大菱鲆常见病毒性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06/9/30 10:00: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 淋巴囊肿病

  病原  淋巴囊肿病毒(TLCV),正二十面体,直径200~250 nm,具囊膜,双DNA病毒。

   症状  病鱼游泳缓慢、体色发黑、贫血、眼球突出、有烂鳍现象。解剖可见肝脏褪色,肾脾肿大,围心腔充血、出血;镜检观察肝、肾、心中有大量肥大细胞。

   流行  该病毒常在高温季节致病,0~1龄鱼易患此病。但发病率低,一般不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  保持良好水质,加强饲养管理。治疗时可采用投喂抗生素药饵,另外也可把水升温到18℃以上,半个月后淋巴囊肿物大部分就会自行脱落。但如水温长时间过低,淋巴囊肿还可复发。
 
  2 病毒性红体病
 
   病原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具有二十面体状蛋白衣壳,成熟病毒粒子直径120~130 nm,病毒在大菱鲆鱼体的肾、脾、鳃、肠的细胞质中装配并以出芽方式释放,粒子大小基本一致。

   症状  病鱼摄食量明显降低、活力弱、呼吸缓慢、离群、有时在水中狂游。体表无明显损伤,鱼体腹面沿脊椎骨附近皮下淤血、发红。严重时,病鱼鳍和鳍基部也有弥散性出血,整个鱼体腹面呈粉红色;解剖可见多数发病鱼血液量少、稀薄,颜色浅淡;凝血时间长,血液凝固性差。鳃呈暗灰色。胃肠壁呈点状出血。肝脏呈淡黄色,有淤血、易碎。胆囊肿大,胆汁颜色变浅,呈淡绿色。脾脏略显肿大,呈暗红色,质软,有时呈纤维化。心脏色淡,呈粉红色。肾脏失血发暗,呈灰白色。

   流行  该病以秋、冬(8~12月份)为高发季节,该病毒易感染100~400g之间的养成鱼,此病传播快、发病快、在出现症状后急性死亡,1个月内的累计死亡率可达20%以上。

   防治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加强生产上各项环节的预防措施和日常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抑制该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1)避免投喂冰冻或不新鲜杂鱼,以防病毒和其他病原介入养殖系统;(2)一旦发现病鱼,应及时将其隔离;(3)饵料中添加抗病毒药物“鲆乐五号”3~4 g/kg,每日口服2次,一般以10d为1个疗程。
 
   3 皮疣病

   病原  目前已证实致病病原为一种球形病毒,直径300 nm左右,种类有待鉴定。

   症状  多在背部出现数个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周围皮肤变为白色。初期疣状突起小而白,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变大并溃烂出血。

   流行  该病症发生于养成期和亲鱼培育期,一般感染率不高,但个别养殖池的感染率可达50%。患病鱼普遍体质较差,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慢,极少出现死亡。

   防治  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个别患病鱼症状可慢慢消失而自愈。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病鱼应及时将其隔离以防相互传染。也可采取切除法将疣状突起切除,然后在伤口处涂抹抗生素软膏,继而以福尔马林进行药浴处理,以防止细菌和寄生虫继发感染。应用此法,皮疣病一般可以得到治愈。
 
  4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病原  野村病毒(VER)。球形,直径29nm左右,无囊膜,双RAN病毒。

   症状  病鱼体表发黑,腹面朝上,在水面旋转游泳或上下翻转,严重时沉入水底昏睡,肌肉痉挛呈扭曲状。脑、脊髓和视网膜神经坏死,空泡化,该病死亡率高达11%~60%。

   流行  主要危害孵化后50~70d的仔鱼。

   防治  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以预防为主。可对育苗池水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5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病原  胰腺坏死病毒(IPNV),圆球形,二十体结构,直径65nm,无囊膜,单层衣壳,双RNA
病毒。

   症状  病鱼厌食、昏睡、不协游泳;胃部膨大,并有白色粪便物排出;头部和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肠内无食物。肾脾造血组织坏死,肝窦间淤血,机体呈严重贫血态。

   流行  在育苗期间,0.1~3.5g的稚鱼易患此病。该病在水温升高时易爆发,当水温由11℃升高到18℃ 时,死亡率由30%飚升到70% 。

   防治  以预防为主,每立方水体可用50g碘伏(PVP-I)消毒。治疗时欧美国家采用注射IPNV疫苗的方法,效果良好。
 
   6 病毒性红细胞感染症
 
   病原  红细胞感染症病毒,球形。直径80nm,RNA病毒。

   症状  病鱼头部、鳍条、肌肉充血;腹部膨大、积水;皮肤和肌肉水肿,鳃丝粘液增多;肝褪色,体内红细胞减少,输氧功能低下,鱼体贫血。

   流行  在幼鱼红细胞中存活复制。主要危害幼鱼,全年均可发生。
  
   防治  保持良好水质,以预防为主;育苗池水用1500×10 的碘伏(PVP-I)处理,有一定的效果。
 
   7 大菱鲆疱疹病毒病
 
   病原  疱疹病毒,球状,具囊膜,直径200~220 nm,有核衣壳 双DNA病毒。

   症状  病鱼昏睡,静卧水底不动,厌食;腹腔内严重水肿,有大量腹水,部分病鱼直肠脱出;病鱼的背部表皮和鳃组织中可见大量异常的巨大细胞,心脏、肠上皮和肾小管等处出现继发病理现象。

   流行  该病毒常感染4~5个月龄的大菱鲆,死亡率低,但感染持续期长。
7.4 防治  以预防为主,避免投喂鲜活饵料,水体用紫外光消毒,饵料中可适当添加复合维生素、维生素C以及免疫激活剂与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的免疫能力。
 
   8 呼肠弧病毒病
 
   病原  呼肠弧病毒(TRN),圆形,直径75~80nm,有2个二十面体衣壳,无囊膜,RNA病毒。

   症状  病鱼腹部肿大,肛门和鳍基部呈点状出血;重病个体有烂鳍现象;胃肠内粘液增多,且无食物;肠壁充血,腹腔内有大量红色粘液;腹腔内有红色液体凝集;肝脏苍白、淤血。

   流行  该病原在吞噬细胞中存活复制,并随循环系统而进入其它器官,该病毒感染大菱鲆,死亡率低,但感染持续期长,受感染的鱼生长缓慢。对幼鱼及仔鱼危害最甚。
  
   防治  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以预防为主。
 
   9 病毒性出血败血症
 
   病原  弹状病毒等引起的综合感染。

   症状  鳍发红,肛门淤血,腹部肿大。肌肉及内脏器官不同程度的出血。鳃丝苍白,肝脾组织固缩、坏死。

   流行  高温季节易暴发。引起鱼体的大量死亡。

   防治  减少放养密度,加强水质管理,对患病鱼体及时进行隔离。
 
   大菱鲆病毒性疾病主要受到病原体、鱼本身的抵抗力及环境条件三大因素的共同制约。因此,必须采取“切断病原及传播途径,稳定、优化养殖生态环境,满足鱼体营养要求,提高鱼体抗病能力,适当使用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该类疾病的暴发。



                           南方渔网编辑:黄子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4698 关键字:大菱鲆,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病害防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