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引言
近年来,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给育苗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育苗产业的发展。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6月,危害河蟹的卵、大眼幼体及早期幼蟹,导致卵发育停止,幼体运动迟缓,摄食受阻,蝉皮困难而死亡。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丝状细菌病的发病时间逐渐提前,发病区域不断扩大,江苏沿海几乎每个育苗生产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丝状细菌病的困扰,由此引起的损失惨重,生产中也没有较为规范的防治措施,为了更好地防治控制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本文从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发生、对河蟹幼体产生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三方面对该病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1 丝状细菌病的发生
1. 1 丝状细菌病病原体
引起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病原是亮发菌。亮发菌是海水中的一种常见细菌,主要呈附着生活,常见的为毛霉亮发菌,该菌菌体细长,以一固着器吸附于幼体体表。其繁殖速度极快,主要通过菌丝体断裂产生微生子,进而形成许多新的丝状体。该菌可以附生于许多海洋动物体表,如黄道蟹、小长臂虾、草蟹等海洋底栖甲壳动物;海水人工养殖中,附生于养殖对虾和鱼卵的报道较多,亮发菌可以附生于对虾的鳃丝、附肢以及体表等多个部位。
1. 2 丝状细菌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在利用人工配制的海水进行河蟹育苗生产中没有丝状细菌病的发生。因此,天然海水是丝状细菌病发生的主要传播来源。亮发菌属异养菌,它与其他生物一起构成了育苗水体的微生态系统。该微生态系统与养殖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育苗系统的水环境恶化,亮发菌会因条件适宜而大量繁殖,数量急剧增多,破坏海水微生态平衡,致使幼体被严重感染。因此,亮发菌的数量是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影响育苗水体中细菌数量的因素主要有水温、营养来源以及单胞藻的数量等。
亮发菌的数量与育苗水的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从河蟹幼体体表分离到的亮发菌温度生长范围为10℃- 40℃,最适温度为25℃- 28℃。每年春季,气温开始回升,自然海区海水中亮发菌数量增多。到达育苗池后,水温一般在21℃- 25℃之间,相对于自然海区中水温来说,更加适宜亮发菌的生长繁殖,育苗池水中亮发菌的数量较外海及蓄水池中高。因此,3-6月份是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流行的高发季节。
影响亮发菌数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营养源。亮发菌属异养菌,有机物含量高的环境有利于其生长。调查发现,发生丝状细菌病的育苗池的化学耗氧量普遍较正常育苗池水高40%- 50%,表明丝状细菌病的发生与水中有机物含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育苗池中有机物主要来自残饵、变态产生的甲壳、死亡的有机体(如单胞藻、蟹卵、幼体及卤虫和细菌等)。在溞状幼体早期,饵料以水体中的藻类为主,投喂的其它饵料较少;到了溞状幼体后期和大眼幼体阶段,开始投喂卤虫、桡足类尤其是人工配合饵料,水中的有机物相对丰富,给亮发菌大量繁殖提供了基础,加之育苗水温提高,亮发菌的数量会快速增长。可见,育苗池中有机物含量过高,会败坏水质,促进亮发菌的生长繁殖,危害幼体。通常外海海水中的营养物质比较贫乏,加之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和竞争作用,亮发菌的数量相对较少。而近年来,由于海水的富营养化,赤潮发生频繁且范围不断加大,加之沿海污水排放越来越严重,近岸海水中有机物浓度比较高,使亮发菌有了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因而数量增多,这是近年来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发生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
单胞藻在育苗池中的存在可以通过藻菌拮抗和竞争来维持生态平衡,另外,藻类的存在也可以降低育苗水中的氨氮,改善水体环境。在溞状幼体早期,育苗池中的单胞藻类数量较多,此时池中亮发菌等细菌的数量较少;到了后期,随着幼体摄食量的增多,池中的活体藻体数量减少,水体的透明度增高,菌的数量占了优势,池中亮发菌的数量便会增多。
综上所述,育苗水体中亮发菌数量的增多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许多因素协同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与环境的水温及盐度、池中有机物含量、育苗技术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2 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危害
通常细菌对动物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进入机体并在体内繁殖,产生内外毒素、透明质酸酶、胶原酶或凝固酶等物质,造成动物机体的伤害。但丝状细菌对海洋动物的危害却有所不同。
研究表明,丝状细菌附着河蟹幼体时,仅附生于幼体的体表,没有明显的侵入幼体内部的结构,幼体体表也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丝状细菌虽能利用多种糖类作为生长的营养来源,但其几丁质酶试验为阴性,证明丝状细菌并不能利用甲壳质,丝状细菌的附生不会对幼体的体表造成营养性侵害。因此,丝状细菌对河蟹幼体的危害只是一种物理性的危害。但研究同时发现,丝状细菌附生幼体时,幼体的附肢、眼等被重重缠绕,尤其是在关节处,导致活动不便,摄食受阻,生理机能下降,引起死亡。丝状细菌也能附生于溞状幼体的鳃部,刺激鳃部粘液分泌增加,使鳃部沾满污染物,导致呼吸困难,缺氧死亡。甲壳类动物在蜕壳时需要比平时更多的溶解氧,而丝状细菌对蜕壳过程有机械性的阻碍,当其大量生长时,不仅丝状细(菌)本身会消耗水中的氧气,而且会使鳃的表面与水接触面积减少,从而妨碍呼吸,导致死亡。因此,丝状细菌附生在幼体的体表,虽然没有对幼体产生直接的侵蚀或病理性损害,但对幼体的生长发育仍然是一种致命性的危害。
从丝(状)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来看,河蟹幼体在每次变态期的后期发病情况较严重。幼体变态时,丝状细菌会随着幼体的蜕皮而离开体表,使幼体暂时摆脱丝状细菌的感染。但是,由于幼体所蜕出的甲壳仍然存在于育苗水体中,丝状细菌并没有因为离开了幼体的体表而死亡,仍在水中继续生长繁殖,产生新的微生子而继续附生到已蜕皮的幼体体表上,使得丝状细菌对幼体的危害重新开始并持续存在。
3 河蟹幼体丝状细菌病的防治
3. 1 实施生物生态防治,降低水中有机物浓度
近年来,利用藻菌拮抗、菌菌拮抗以及改善水质等技术来防治细菌性病害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受到重视。它们通过细菌与藻类的拮抗和竞争作用来维持和改善水体生态环境,降低水中有机物含量,稳定水质,保持水体的微生态平衡。
在育苗池中进行单胞藻(小球藻、硅藻、扁藻等)的培养,是控制丝状细菌数量的一条经济而又环保的途径。单胞藻是河蟹幼体营养丰富的生物饵料;它可以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一些单胞藻渗出物(如多糖、多酚、氨基酸)也能有效地络合某些金属离子,从而减少细胞对其的吸收,降低金属毒性。另外,与使用抗菌药物相比,单胞藻的使用不会产生耐药菌株或药物残留等现象。
有益微生物能降解育苗水体中的有机物,起到生物修复的作用,是预防丝状细菌(菌)病发生的另一科学的方法。利用光合细菌、玉垒菌及蜡状芽胞杆菌等多种微生物组合应用于河蟹育苗系统中的研究发现,微生物组合的应用对于水质净化有明显作用,并没有发现有丝状细菌病的发生。
3. 2 严格育苗用水消毒,消灭疾病传染来源
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动物疫病的科学措施,丝状细菌病的防治也相同,在预防该病发生时应首先注意做好消毒工作。育苗前应对育苗水及育苗器具要进行严格消毒,杀灭水体中或器具上可能存在的丝状细菌,育苗过程中要注意可能存在的感染途径,对已发生丝状细(菌)病的育苗池水要进行消毒处理,并注意不要发生交叉感染。
目前在育苗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消毒剂有高锰酸钾、甲醛等。但它们在丝状细菌半致死浓度下对河蟹幼体同样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且高锰酸钾的副作用较大,并且易受水体中的有机物影响,使用中很难掌握合适的应用浓度,因此不宜使用。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快速、广谱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且无毒、不污染环境。研究表明,0.1mg/L的C102可以有效杀灭毛霉亮发菌及其微生子;另外C102对养殖水体的水质环境有一定改善作用,一定浓度的C102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生物耗氧量、化学耗氧量,提高水中的溶解氧,这对于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防止水质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使用C102对河蟹育苗用水进行预消毒处理,具有改善水质和杀灭病原的双重效果,是预防丝状细菌病的首选消毒剂。
3.3 配合适时换水,合理使用抗菌药
丝状细菌感染河蟹幼体,只是附生于幼体的体表,在幼体变态时,丝状细菌会随着蜕皮而离开幼体的体表,只是没有离开水环境,在1-2d后丝状细菌微生子又会重新附生于新的幼体体表。按照丝状细菌附生河蟹幼体的这一特点,在幼体变态后一天内,对育苗池进行换水,使幼体摆脱含有很多丝状细菌菌丝体的水体,同时采用抗菌药物进行严格处理,并对生产工具进行消毒,以防止操作中再次感染。生产实验表明,对发生丝状细菌病的育苗池适时进行多次换水,并结合有效药物的使用,对防治丝状细菌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
河蟹育苗池是一个微生态系统,反映着非生物环境、幼体及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如果水体水质良好,NH3-N、N02-N及有机物含量较低,水中类似于毛霉亮发菌的异养细菌数量就较少,幼体则会健康地生长发育,且具有较强的抗病力。反之,如果有机物含量过高,异养细菌的数量也会增多,则极易发生毛霉亮发菌附着等细菌性疾病。因此,严格育苗生产管理,实行生态防治,控制良好的育苗水体环境,保持水质的清新,减少水中毛霉亮发菌的数量,为河蟹幼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是防治丝状细菌病的关键。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