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本病是我国淡水养鱼出现为害最严重的疾病,由于此病流行范围很广,发病种类较多,特别是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等特点,故最初称之为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
[主要发病原因]流行与池水淤泥累积,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较大,投喂变质饵料或不进行池塘消毒等因素有关。
[危害对象]鲢、鳙、鲤、鲫、鳊鱼等。
[症状]颌部、口腔、鳃盖、体侧、鳍条基部局部轻度充血。严重时,部分鱼因眼眶充血而出现突眼,剥去鱼皮,全身肌肉因充血而成红色。
[发病规律]主要危害一足龄以上的鱼,池塘混养最早发病的鱼一般是:鲫鱼或鲢鱼,随后鱼苗、花鲢。
[流行季节]温度在9℃--36℃,气温在28℃--32℃时,为最高峰,6--7月容易急性暴发。
[防治方法)加强以防为主,每半月坚持泼一次生石灰,治疗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外用药:强氯精、二氧化氯等含氯制剂;内服药主要有氧氟沙星、大黄、一服停等,每天1次,连服3天。
[注意事项]发病鱼池不能大量换水、加水、施肥及捕鱼,否则将给鱼带来刺激,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恶化。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