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腐壳病
1.病因与病症:此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步足尖端破损,呈黑色溃疡、腐烂,然后侵袭步足各节及背甲。胸部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
2.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塘底有淤泥5—10cm,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②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③在有发病预兆的池塘,用生石灰20g/立方米兑水全池泼洒;
④用漂白粉2g/立方米全池泼洒,并每千克饵料中加磺胺类药物0.1-0.2克,连喂3—5天;
⑤用5%—1O%食盐水溶液浸洗病蟹3—5分钟,连续1周。
二、黑鳃病
1.病因与病症:此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主要由水环境恶化诱发。病蟹鳃受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
2.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塘底有淤泥5-1Ocm,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②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③发病后用生石灰15—20g/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续1—2次;④病蟹放入吱喃唑酮2—3g/立方米浸洗3—4次。
三、烂肢病
1.病因与病症:此病由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被敌害或同类致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摄食量减少基至拒食,活动迟缓,终致无法蜕壳而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勿使蟹体受伤;
②放养前用呋喃唑酮2g/立方米浸泡数分钟;
③发病后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0.5—1g/立方米全池泼洒;④用吱喃唑酮O.1—O.2g/立方米全池泼洒;
⑤用生石灰1-。20g/立方米全池泼洒,连施2—3次。
四、水肿病
1.病因与病症:此病是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腹部、腹肌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匍匐在池边、拒食,最后在池边浅水处死亡。
2.防治方法:①河蟹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惊扰,不使受伤;②发病后用土霉素或呋喃西林0.5—1g/立方米全池泼洒;③用吱喃唑酮O.1-0.2g/立方米全池泼洒;④每千克蟹用0.1-O.2g土霉素或红霉素拌入饵料投喂,7天为一个疗程。 五、水霉病
1.病因与病症:此病因受伤、霉菌侵入伤口所致。病蟹伤口部位长有棉絮状菌丝,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部位组织溃烂蔓延。
2,防治方法:
①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小心仔细,勿使蟹体受伤;
②大批蜕壳期间,增加动物性饵料,减少同类互残。
②用3%—5%食盐水溶液浸洗病蟹5—10分钟,并用5%碘酒涂抹患处;
④用1/150000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蟹。
六、聚缩虫病
1. 病因与病症:该病是由于池水过肥,长期不换水,使聚缩虫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病蟹的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都附着聚缩虫,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重者常在黎明前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塘消毒;
②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③用硫酸铜O.25—O.6g/立方米全池泼洒;④用新洁尔灭0.5—1g/立方米与高锰酸钾5—10g/立方米的混合液浸洗病蟹;⑤用孔雀石绿0.2-O.3g/立方米沿池边、水草等河蟹密集处泼洒。
七、纤毛虫病
1.病因与病症:该病是由于不经常换水,残饵不及时清除,池水过肥,使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病蟹体表长着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无敏感反应,食欲下降乃至停食,终因无力蜕壳而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塘消毒,经常加注新水;
②定量投喂饵料。及时清除残饵;
③用3%福尔马林溶液5—10g立方米全池泼洒;
④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g/立方米全池泼洒;⑤用硝酸亚汞0.28/立方米全池泼洒;⑥0.5%-1.25%福尔马林溶液浸浴病蟹1—2小时。
八、蟹奴病
1.病因与病症: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池水含盐量高,蟹奴大量繁殖,幼体扩散感染于河蟹所致。病蟹腹部略显臃肿,打开脐盖可见乳白色或半透明颗粒状虫体寄生于附肢和胸板上,病蟹生长迟缓,性腺不发育,被蟹奴严重寄生的河蟹肉味恶奥。
2.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塘消毒,在蟹池中混养一定量的鲤鱼;
②对有发病预兆的池塘彻底换水,注新水的盐度要小于1‰;
③用硫酸铜溶液8g/立方米浸洗病蟹10-20分钟;
④用高锰酸钾溶液20g/立方米浸洗病蟹10-20分钟。 九、薮枝螅虫病
1.病因与病症:该病因池水过肥,光照充足,病虫大量繁殖寄生在蟹体上,使蟹体得该病的菇枝螅虫形似植物,属腔肠动物水螅虫纲,着生在河蟹的背面,使河蟹体呈污黑色。
2.防治方法:
①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②用1‰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病蟹20分钟。
十、苔藓虫病
1.病因与病症:该病因长期不换水,池水过肥,病虫大量繁殖并寄生蟹体所致。病蟹浑身沾满污状物,严重影响摄食和生长。
2. 防治方法:
①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②用1‰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病蟹20分钟;
③用5—10g立方米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