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鱼卵甲藻病是由嗜酸性卵甲藻引起的。此病主要危害下池半个月左右的鱼苗和冬片鱼种,不仅可导致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的鱼种发病,而且野杂鱼也受感染。笔者2004年9月上旬诊治过1例鱼卵甲藻病,现将诊治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 福建省上杭县临城镇黄竹村一鱼种培育池面积1.6亩,平均水深1米。2004年6月15日投放8~10厘米的草鱼种8000尾、鲢鱼种3200尾、鳙鱼种800尾,投喂以浮萍等青饲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9月8日养殖户巡塘时看到少数鱼种在池中挤成团,鱼体上有白点,3天后出现死鱼。
症状 病鱼体表黏液增多,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白点之间有红色充血斑点,尾柄部特别明显;病重鱼游动迟缓,呆浮水面,体表白点逐渐连接成片,像裹了一层白粉,并越来越厚。
诊断 用pH试纸检测养殖水体的pH值约为6。用镊子取少许粉状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肾形的卵甲藻。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鱼卵甲藻病。
治疗 用40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至8左右,第三天、第五天再各用30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第五天未出现死鱼,病情得到控制。
预防鱼卵甲藻病,可在鱼种放养前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50~200公斤干法清塘;在鱼种培育过程中,每半个月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0~25克化水全池泼洒1次;渔具等用生石灰水消毒后再使用。在防治过程中不能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等酸性药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