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南方渔网讯 记者日前走访了铜川路等几家沪上大型水产市场,发现标有阳澄湖大闸蟹的摊位,比比皆是。抬眼望去,拣蟹买蟹者为数不少。铜川路水产市场的蟹价,一般每斤在40元至50元左右,而在一般性的农贸集市,半斤左右的大蟹,每斤至少60元,二三两的“小毛蟹”也要买到20、30元一斤。一位在十六铺水产批发市场工作多年的王老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从阳澄湖、洪泽湖来上海的蟹,不仅来得早、来得多,而且都比往年大,许多市民买蟹放在冰箱里,准备在国庆长假慢慢品味。
但是行家说,现在市场上的蟹,虽然个儿比较大,可是肉质太嫩、鲜味较差。对此,记者特意买了几只蟹品尝,发现蟹肉紧粘蟹壳,肉体未嚼已碎,与金秋十月的蟹相比,鲜味差远了。
据名店绿波廊美食府的一位王姓高级厨师介绍,好蟹的标志是:蟹毛金、蟹肚白、蟹背青。蟹要养到这种“境界”,起码要到阳历10月底。由于养殖时间未到,所以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蟹,基本上是灰毛、灰肚、黑背。有的蟹虽然看上去比较大,蟹脚也比较硬,但是当蒸熟品尝时,其肉质如豆腐般的嫩——无法咀嚼。
“为什么今年的蟹一上市就‘高开高走’”?记者曾请教上海市水产行业协会一位同志。得到的回答是:“随着蟹的身价逐年提高,其利润也水涨船高。因此高科技的人工养殖在逐步突破时间和季节限制,‘早产’的蟹也越来越多。人们为了图早吃,蟹价也顺理成章‘高开高走’。”这位水产行业的同志请记者告诉消费者:吃蟹,还是晚些好。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