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斗门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角,即磨刀门到崖门之间。近年来,斗门区不断调整农业布局,扩大水产养殖业,养殖生产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2005年养殖产量1060工3吨,占渔业总产量的97.43%,比上年的99212吨增加6801吨,增长6.86%;养殖总产值 (现行价)19工095万元,占渔业总产值的 98.25%,比上年的171402万元增加19693万元,增长11.49%;总养殖面积182855亩,比上年的178715亩增加4140亩,增长2.32%。全区人均水产品产量约是广东省人均产量的5倍,全国人均产量的12倍,水产养殖已经成为斗门区农业的主体和农民致富的主要门路。其规模化,特色化的养殖模式使斗门渔业享誉全国,被称为“水产新星”。
斗门的水产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水产养殖有三大特点:一是工业污染少,临海水体面积大,自然净化能力强;二是品种繁多,除淡水鱼外,还盛产对虾、青蟹、鲈鱼等海水品种;三是河口地区的低盐度水比纯淡水或纯海水养殖生长更好。而斗门区的主要大宗水产品则有3种:1、罗氏沼虾,养殖面积最多时曾达到近6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罗氏沼虾生产区,近两年因部分养殖户转养南美白对虾而使养殖面积大为减少; 2、南美白对虾,从1999年开始引入试养,是目前斗门区养殖面积最大的品种;3、七星鲈,广东省西江水域四大名鱼之一,当地养殖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养殖技术成熟,产量可达每亩 6000斤以上,是广东省最具规模的海鲈养殖基地。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