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继大闸蟹和多宝争之后,又一个水产品卷入安全风波。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食环署日前对15个桂花鱼样本进行化验,结果发现11个桂花鱼样本含有孔雀石绿,已呼吁市民暂时停食桂花鱼。港九新界海外渔业批发商会表示,26日起扩大暂停入口内地鱼类40余种,广东省受影响的品种主要有桂花鱼、生鱼、白鳝、塘虱等,主要由内地其他省份养殖的黄鳝、泥鳅等品种也在暂停之列。
桂花鱼药残在香港公布出来仅几天时间,广东省各桂花鱼养殖区的商品鱼市场行情开始出现反应,塘头收购价每斤下跌1元多,市场销售量下降两成。
养殖户:价格下降,卖鱼会亏本
佛山市高明区是广东省桂花鱼的主产地之—,当地的桂花鱼养殖户梁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失望地说:“因为孔雀石绿的事情,这两天鱼价又跌了一块多钱。”据了解,从11月21日开始,桂花鱼的塘头价(统价)就从18.2元/斤跌到了17.2元/斤,25日因为香港桂花鱼孔雀右绿事件曝光以后,这两天的价格又跌了16.2元/斤。“现在抓鱼的鱼贩都不敢来了,我塘里待卖的9000多斤桂花鱼也只能继续留着,希望元旦或春节期间价钱涨了再卖。”梁伯一脸无奈。
据当地其他桂花鱼养殖户反映,今年由于台风洪涝的影响,70-80条/斤规格的饲料鱼最高卖到360元一担,全年平均算下来也要300元一担。按4.5-5斤饲料鱼养一斤桂花鱼来计算,饲料鱼的成本已经达到13.5-15元/斤,加上塘租、电费、药费、人工等一起算的话,养一斤桂花鱼的成本至少要16.5-18元,如果以现在16.2兀/斤的价格出售,很多养殖户都会亏本,出于无奈,他们只能将鱼继续留下去,不投饲料鱼,降低成本等价钱。
黄沙市场:进货量减少两成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郭华威部长11月27日向记者表示,珠三角的南海、中山、三水等地是黄沙市场桂花鱼的主要供应地。香港曝出桂花鱼孔雀石绿事件以后,黄沙市场的进货量下降了两成,从以前的12吨/天降到现在的8—9吨/天;交易价格也由19—20元/斤跌到17—18元/斤。他认为,由于此次事件是由香港媒体曝光的,检测方是香港食环署,考虑到每批货物质量的差异,这次事件不能证明现在黄沙市场交易的桂花鱼也一定有问题,至少需要权威部门的抽样检测。
药企:不可能添加孔雀石绿
记者问梁伯,这次桂花鱼被查出孔雀石绿是否有因为误用合成药物,而养殖户并不知情的情况,梁伯表示不清楚。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药物实验厂黄志斌总经理则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药品管理已经相当严格,药品生产厂家不会这样做。“环境污染,特别是塘泥的污染很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黄志斌说道。
珠江水产研究所林文辉研究员一直在关注养殖过程中的塘泥污染问题,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强调,如旱养殖池塘一旦用过孔雀石绿,就会有残留,无法排除,养在里面的鱼自然也会被污染。
专家:流通环节违规可能性更大
桂花鱼最早人工繁殖的主要完成者——原南海区水产局高级工程师张景钊为,从养殖环节来说,目前完全没有使用孔雀石绿的必要。因为孔雀石绿主要用于治疗鱼类水霉病,而水霉病—般在水温低于20℃,下雨后的天气才易发生,前段时间的天气不符合发生水,霉病的条件。当然,除养殖环节外,在角塘拉网对鱼体造成损伤时,也容易引发水霉病。但就算发生了水霉病,目前治疗药物也很多,如:水霉净、水霉灵等,
这些药物都是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不可能添加孔雀石绿,其治疗效果也很好。也不排除到发生水霉病的时候,有少数养殖户会不顾后果使用违禁药物。早倒是流通环节更应该受到怀疑,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鱼体损伤,使用孔雀石绿能让受伤的鱼有更好的卖相。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在水温高时,部分养殖户为了治疗寄生虫如车轮虫,往往会使用甲醛添加30—50ppm孔雀石绿全塘泼洒,这样就会造成残留。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