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位于镇海湾旁的北陡镇盛产牡蛎(又称蚝),由于这一带水质好,无污染,牡蛎以鲜美、肉质白净而著称。为此,北陡镇近年来在海岸边出现了大片的咸围,每到11月份,镇海湾一带都是蚝香扑鼻,“海上蚝排”是一座接着一座。北陡牡蛎养殖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几年来,牡蛎养殖业迅速发展。从去年12月开始,除了少量供应本地市场外,大量产自北陡的牡蛎通过沿海高速公路输送至深圳、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并销往澳门、香港等地。成立于2005年8月的北陡镇海水养殖协会,为推进牡蛎养殖产业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会长感言
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伍春良既是北陡镇海水养殖协会的首任会长,也是北陡镇大步头村委会的主任。他现在有两个咸围,面积600多亩,其中一个养虾,一个养牡蛎,年收入20余万元。
2002年,外出打工20多年的伍春良花了70万元承包了两个咸围。伍春良说,承包至今已经有4年,期间2004年的伊布都台风给他的咸围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不但咸围全部被冲坏,鱼虾和牡蛎都被冲走外,而且房屋也遭到破坏,损失大约40万元。现在离承包到期还有9年时间,相信这些咸围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收益。伍春良说,对于成立协会,镇政府非常关注,因为他外出打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而且在村委会工作中,他一直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村民们都对他颇为信任,不少农民都认为伍春良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有责任心的人,为此推举他为北陡镇海水养殖协会会长。
伍春良说,协会成立至今已有会员23名,他们基本上都是企业法人,计划今年发展会员60名。目前协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通力协作的能力日益增强,北陡的牡蛎养殖已经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网络。目前已经有公司开展“公司+蚝户”经营,推进了牡蛎养殖产业化,在牡蛎收获的季节,公司白天从蚝农那里收购牡蛎,大概在凌晨开始加工装车,在早晨7时多的时候,加工好的牡蛎已经通过货车运到了深圳。
会员心声
解决技术问题
陈思晓是目前协会中23个会员之一,他的北渡湾大围在2005年迎来了牡蛎丰收。陈思晓说,他的咸围通过排水进水设施,不断将新鲜海水输入咸围,为牡蛎提供了充足的天然养分,保证了牡蛎的绿色无污染品质,这样可以提高竞争优势。
陈思晓说,这种养殖方式养出的牡蛎与饲料喂养的有很大区别,味道更加甜美,更肥更大。陈思晓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可以从事牡蛎养殖、加工,在该公司内,记者看到了对牡蛎的初级加工,一种是通过晾晒加工成生晒蚝,这种蚝主要是内销;一种用水煮到八成熟以后,然后速冻加工成爽蚝,主要是出口香港等地;记者还见到了蚝油的炼制过程。陈思晓说,他的公司现有养殖面积5000多亩,共有7个养殖场,其中最大的养殖场有1300多亩,产值可达660多万元。
陈思晓说,现在北陡镇牡蛎养殖已经有一定规模,但是还有很多养殖户在技术等方面存在问题,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自协会成立以来,邀请了诸如南海水产养殖研究所的专家前来培训多次,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技术指导仍嫌不足,他希望协会以后能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多请一些专家来培训。
镇官点评
提高养殖产品加工水平
北陡镇副镇长伍世领说,北陡镇海岸线曲折延绵,有大片优质浅海滩涂。这里海水咸淡适中,无环境污染,微生物含量丰富,十分适宜牡蛎生长。伍世领说,牡蛎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给北陡镇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实惠,而且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和就业环境。
伍世领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牡蛎养殖产业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目前,海水养殖区域的布局不尽合理,对浅海可开发性和养殖容量缺乏分析,农民跟班思想严重,开发的随意性较大,局部区域存在养殖面积过大、密度过高的现象,缺乏科学规范和合理引导。伍世领认为,协会以后要致力于提高养殖产品加工水平,虽然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目前只能做到初级产品加工,利润大头让别人赚去;其次,养殖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协会要加大技术推广力度,重视技术培训,让养殖户及时掌握新的养殖技术,打响牡蛎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