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03-4-8)目前华南地区的杂色鲍苗价格看涨,1厘米规格的鲍苗价格在1元左右,2厘米左右规格的鲍苗价格在1.5元左右。而成鲍收购价格也由前一段时间的50-60 元/斤上涨到目前的80元/斤
杂色鲍行情上涨养殖形势却堪虞
华南地区养殖杂色鲍的从业者最近有点烦,眼看这鲍鱼价格涨上去了,但是自己的成鲍池子或者海滩沉箱里面却没有多少鲍鱼可以卖。据业内资深人士介绍,从去年7月开始,市场上就没有足量鲍苗销售。鲍苗投放量少,自然导致今年鲍鱼供应量减少,价格也随之攀升。杂色鲍市场行情看涨,但是养殖状况却不容乐观。
我国华南地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的杂色鲍养殖业,主要养殖地点分布在福建东山县、广东汕尾、深圳、湛江硇洲岛、海南等地,适宜养殖地点是盐度稳定、水质清澈的海域,对水质条件要求相当高。据业内人士推测,杂色鲍养殖目前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种质退化,二是水质变坏。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杂色鲍种苗场的种鲍由来自台湾和本地海域捕捞的鲍鱼杂交而成,据专家推测,近十年来的种鲍子代繁殖,已经开始出现种质退化迹象。从2002年7月开始,华南地区普遍出现子代繁殖的杂色鲍鲍苗在培育过程中出现频繁掉板现象,具体原因目前还难以说明,但种质退化应该是原因之一。即便改善了培育过程中各个环节,包括水质处理,硅藻培育,水温控制,盐度调控等等细节,但是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导致鲍苗产量减少。
据鲍苗培育场从业者介绍,2002年下半年,福建东山、湛江硇洲岛等地一度出现鲍苗颗粒无收的状况,目前状况也大为不妙,这些地区目前的鲍苗产量夸张点说,可以掰着手指头数过来。现在主要供应鲍苗的地区是海南。在2002年7月之前,海南全岛的鲍鱼育苗场一年可产出2亿粒鲍苗,甚至可以向台湾供苗,但是在2002年7月之后到现在,总出苗量还不超过2000万粒,很多鲍苗培育场虽然竭力改善生产条件改进培育技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鲍苗掉板的问题。鲍苗出货量少,价格开始看涨,2002年3月的时候,1厘米大小的鲍苗价格才2毛钱左右,而到今年则上升到1元左右。令鲍鱼养殖者气馁的还不是价格的昂贵,而是鲍苗有价无货,市场上难以找到鲍苗可以投放。一些有点产量的鲍苗场只能供应给自己的养成场或者海区沉箱。随着鲍苗产量锐减,投苗量减少,商品成鲍的价格也开始攀升。
目前正值春夏之交,鲍鱼养殖病害频繁,死亡率增高。如果是2002年这个时候,诸多鲍鱼养殖场赶在这个时候集体出货,成鲍收购价格很可能一直在50元/斤左右徘徊,但是今年一反常态,鲍鱼价格反而开始上涨,从50元/斤一直上升到目前的80元/斤。许多往北方大城市空运鲍鱼的客商开始到鲍鱼场抢购成鲍。
成鲍的养殖也遇到了病害、水质污染问题。鲍鱼养殖区域大都在外海区域礁石海岸附近,对水质、底质要求严格。而随着近年来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品种的增多,工业污染的加剧,相关海区的水质发生了很大变化。2001年开始出现鲍鱼爆发性流行病,从福建向南到广东深圳推进,损失过亿元,相关地区许多养鲍场全军覆没。据推测,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海区水质的影响。以湛江硇洲岛为例,养殖户看到鲍鱼难养,大量地转向养殖对虾,而对虾养殖用药多,排泄废物多,加重了海区污染,虽然硇洲岛处于外海,海水潮流交换量大,但是水体自洁能力毕竟有限,水质变坏,对水质要求高的鲍鱼养殖业不啻于雪上加霜,2002年12月下旬,因为病害缘故,当地鲍鱼养殖场几乎全军覆没。福建东山、广东汕尾等地在不同时期亦有类似问题。
有关专家目前积极寻找对策,准备从杂色鲍良种提纯复壮入手解决鲍苗培育问题,并呼吁划定海域主要水产品养殖区,保护水质,避免养殖用水交叉污染带来病害。这些措施仍在研讨过程中,尚无定论,因此,杂色鲍的市场价格虽然逐步攀升,但是从业者却为未来的养殖形势而头疼。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