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05年06月11日新闻)新华网杭州6月11日电 记者11日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截至10日上午,浙江省海域发生的大面积赤潮总体呈现消退态势,且多数赤潮的优势藻种由有毒的米氏凯伦藻转化为无毒的具齿原甲藻。
具体情况为:截至10日上午,发生在近海舟山和南麂海域的大面积赤潮已基本消退,仅在岱山、嵊山、枸杞局部海域监测到零星小面积赤潮,且无毒。洞头海域8日维持在280平方公里左右的赤潮,10日开始进入消退期。另外,8日在韭山列岛以南至台州披山岛海域发现的2000多平方公里赤潮,经采样鉴定,优势藻种为无毒的具齿原甲藻,但伴生有有毒的米氏凯伦藻。
浙江省自5月30日开始在近海海域发现大面积赤潮,最大范围曾超过7000多平方公里。本次赤潮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除长江口海域附近发现的1000平方公里的赤潮优势藻种为无毒的骨条藻外,其余各次赤潮优势藻种均为有毒的米氏凯伦藻.据介绍,截至10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未接到任何因食用赤潮污染的水产品而中毒的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