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中国食品报消息 辽河蟹是辽河三角洲湿地的优势水产资源,由于气候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辽蟹的繁衍和生长,上世纪60、70年代曾经是“螃蟹遍地爬,厨房里面抓”。但是随着土地、苇塘的开垦以及石化工业的发展,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市场需求扩大加速了人们掠夺性的捕捞,野生河蟹资源急剧减少。上世纪80年代末辽宁省水产科技人员在全国率先突破河蟹苗种人工繁殖技术,由于人工育苗的成功,使辽河蟹人工养殖的发展成为可能。近几年注意环境保护,河蟹养殖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养蟹成为新兴产业。
辽宁省河蟹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河蟹成辽宁省渔业结构调整的优质品种
作为新开发的养殖品种,河蟹具有较好的价格与市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农、渔民参与养殖,很快成为辽宁省近年水产养殖中的热点。稻田养蟹、苇田养蟹、坑塘养蟹、水库养蟹、沟渠养蟹、河流养蟹,各种水域得到充分利用。河蟹产业的兴起,为全省农村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河蟹生产带动了种苗孵化、饵料生产、放养看护、贩运销售、贮存加工和餐饮服务等多个环节,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发展河蟹生产已成为辽宁省农、渔民致富奔小康的“黄金产业”,成为辽宁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河蟹养殖统计表中可以看到,每年河蟹的养殖面积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近两年,河蟹产业更是有了较快发展,2002年全省河蟹养殖面积达133万亩,产量3.4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79.3%,产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41%。辽宁省的盘锦市2002年拥有河蟹养殖面积100万亩,实现产值9亿多元,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收入可达700元,占农业人口纯收入的18.5%,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最大的一项产业。近年来,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已经把河蟹生产作为实施渔业结构调整和精品渔业发展的切入点,加强管理并重点扶持,设立了河蟹养殖开发带,在盘锦、营口、丹东等地区大力发展各种模式的河蟹养殖,2003年总规模力争达到150万亩,产值15亿元。
科技创新是河蟹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坚持以科技先导,向科技要效益,在“科技兴蟹”上做文章。从上世纪90年代起,辽宁省推广了一大批河蟹育苗和养成新技术,保证了河蟹这项新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索寻求新技术、新方法,在河蟹产业内部进行调整,从主养扣蟹调整到主养成蟹,从人工育苗调整到生态育苗,这对辽宁省河蟹养殖保持常胜不衰起到了重要作用。辽宁省实施的稻田养殖技术和生态苗养殖技术分别获1996和2003年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河蟹土池育苗和地下咸水人工育苗分别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专利权,河蟹病害防治技术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辽宁省制定了河蟹育苗和河蟹养殖的地方标准,在全省范围内贯彻实施。每年辽宁省都要举办多期河蟹养殖技术培训班,对新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几年来编印了《稻田养蟹经验汇编》、《稻田养蟹技术问答》、《河蟹》、《鱼虾蟹稻田养殖新技术》等资料,下发各生产单位和蟹农手中。还通过电视讲座、热线电话、报纸专栏、专业小册子等形式普及河蟹养殖新技术。
实行养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对策
加强良种基地建设,提高优良种苗供应能力
种苗质量是渔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优质的种苗,才能有优良的产业。辽宁省每年河蟹育苗4--5万千克,需要大量的优质亲蟹,但由于价值杠杆的作用,目前育苗室普遍采用的是池塘养殖的成蟹,有近亲交配的机会,促成种质退化,种蟹选择一年比一年小,造成养殖成蟹一年比一年小,威胁到养殖生产。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制定河蟹种质标准及生产程序,实行育苗生产许可证制,集中定点育苗,统一供种,保原种,培育良种,在育种上组织科技攻关,大力发挥盘锦的国家级河蟹原种场育种与供种的主导优势;二是要在全省推广土池生态育苗,自辽宁省1997年生态育苗试验成功后,每年生态育苗都有较快发展,但主要集中在盘锦地区,发展不平衡,需要进一步在全省普及。
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
在选用优质蟹苗、降低放养密度、科学调控水质的基础上,辽宁省要重点进行河蟹绿色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制和河蟹病害防治工作的开发,绿色河蟹饲料是指使用后对河蟹和人类均安全的饲料,用绿色河蟹饲料养殖出的河蟹是安全的。养殖期间不用或少用抗生素和消毒剂,对违禁药品坚决不用,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出的河蟹质量符合国际市场需要,从而提高产品在两个市场的竞争力。
培植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充分解决好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连接问题,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动作用,按照高标准起步、多元投入、机制创新的思路,积极培育河蟹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开拓市场,紧密联系基地,引导农户搞好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促进河蟹养殖结构的调整,实现河蟹养殖产业化经营。盘锦的光和有限责任公司是河蟹育苗和成蟹养殖龙头企业,每日集团水产加工有限公司是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胡家的河蟹市场是依托产地的专业化河蟹龙头批发市场,努力扶持这些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实行生产、加工、销售各有侧重、合理分工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真正使生产者和经营者、此地与彼地有机连接起来,初步形成河蟹产品大流通、大循环的市场体系,从而提高蟹农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的能力,解决分散经营的弊端,减少经营环节和生产管理成本,提高蟹农的综合效益,为农渔民增收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
南方渔网编辑:寒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