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十五”时期是渔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5年,全国渔业系统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渔业和渔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水产品5年间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连续6年居大宗农产品首位,从2002年起出口额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十五”以来,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建设成效显著。全国水产品产量由“九五”期末的4279万吨提高到5100万吨,增长19.1%。捕捞产量实现了负增长的目标,初步遏制了捕捞强度盲目增长的势头。加工和休闲渔业得到迅速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优势产品为重点、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水产加工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休闲渔业成为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大批劳动力就业,为渔民增收做出了贡献。预计今年渔民人均收入可达5656元,比2000年增长15%。
面对渔场范围缩小、大批渔船从传统渔场退出的严峻形势,中央财政5年来投入9.9亿元,引导渔民从事养殖、加工等其他产业,共压减渔船约1.4万艘,转产渔民8万人,保持了沿海渔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5年来,中央财政对渔业投入达45.5亿元,重点加强了水产良种繁育、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管理、渔业资源养护、渔港和渔业安全、渔业执法装备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力度,解决了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难题。完成了规划的83个国家一级渔港建设任务,启动了65个中心、一级和内陆重点渔港建设;建设原良种场、育种场、引种保护中心、种质检测中心199个;建设各级各类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80多个,面积130多万公顷。
水产品5年间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超过16%。预计2005年全年出口额将达80亿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约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连续6年居大宗农产品首位。目前,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约占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0%,从2002年起出口额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随着水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及出口企业得到发展壮大,有效地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
“十五”期间,我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进行了调整,南海海域纳入伏休,每年休渔渔船约10万艘,休渔渔民100多万人。从2003年起,实施了长江全流域禁渔期制度,涉及沿江10省市的2万多艘专业渔船和5万多专业渔民。5年来,从海洋到内陆的渔业资源增值放流活动全面展开,累计放流各类水产苗种442亿尾,品种达20个,有力促进了渔业资源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南方渔网编辑:裴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