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行情 > 国内行情 > 养殖行情 > 综合养殖行情 > 养殖综合 > 正文

杂交鲍引领中国蓝色产业浪潮

发布时间:2006/2/8 17:11:00  来源: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80%产量来自贝类,贝类养殖已发展成为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张国范课题组,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通过理论和技术的系统集成,在皱纹盘鲍杂交及配套养殖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促进我国鲍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近,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国范。 
  “杂交鲍”带起一个大产业
  在我国沿海地区,提起海珍品,人们会想到“皱纹盘鲍”。谈起“皱纹盘鲍”,张国范特兴奋。他介绍说,皱纹盘鲍被称作海洋生物中的“软黄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养殖产量得到迅速增加,全国产量达到数百吨。但就在鲍鱼养殖方兴未艾的时候,异常大规模的病害席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大部分养殖场,使鲍鱼养殖跌入低谷。 
  1986年王子臣、张国范等率先研究鲍鱼杂交,1992年张国范根据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成果又提出不同地理群体皱纹盘鲍杂交的思想,并进行了实验验证,1997年大连市水产研究所赵洪恩等从国外引进种鲍与中国种鲍杂交取得较好效果。从2001年起,国家863计划对该项目进行了有力的引导和支持,使鲍鱼杂交技术日臻完善,明确了杂交组合与杂交方法,建立起系统的杂交技术体系,同时本着“良种良技”指导思想,建立与杂交技术配套的养殖技术,并通过分布于全国15个项目基地的示范,使皱纹盘鲍杂交技术得到迅速推广,使杂交鲍的行业覆盖率达到98%以上。 
  该项目也带动了其他养殖贝类的遗传改良研究。由于杂交及配套技术的应用推广,使我国鲍鱼养殖业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到2004年的年产量已经达到7100多吨,产值30余亿元,形成一个高效龙头产业,并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鲍鱼养殖大国。在大连和岩手杂交组合基础上培育的“大连1号”杂交鲍通过了国家级新品种审定。 
  张国范分析说,一吨鲜活鲍鱼出口的价值,相当于6吨无头对虾。十多年前的人工养殖鲍鱼,那还是日本和欧美几个国家的专利。十多年过去,斗转星移。如今,在世界人工养殖鲍鱼的领地,中国已占有大半壁江山,连续几年的年产量保持在数千吨,产值已达三十多亿元,成为国际鲍鱼生产的龙头老大。 
  “鲍鱼科学家”拉长产业链 
  中国正在成为闻名世界的人工养殖鲍鱼“世界工厂”。这功劳簿上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被誉为“鲍鱼科学家”的张国范研究员。说到这个荣誉和称号,张国范非常谦虚。他说,“皱纹盘鲍杂交及杂种优势的产业化应用”研究的成果,是所有课题组人员共同努力和心血的结晶。他认为,高密度、大规模的鲍鱼人工育苗,使科研从瓶瓶罐罐中走了出来,变为可用的技术成果;工厂化养鲍的成功,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直接的高效经济效益。由此,知识创造了科技成果,也创造了财富,拉起了中国向人工养殖鲍鱼“世界工厂”大步迈进的手。 
  中国有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而鲍鱼的年产量才几十吨,是日本产量的二百分之一。大连地区水清流大,海藻丰富,是我国著名的皱纹盘鲍产地。但仅靠天然资源,产量很低,每年不过几吨,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而要开展人工养殖,首先要解决的是需要大量的苗种。在这个背景下,作为新中国贝类学家,张国范下决心每平方米至少育出5000头苗,这是前人从来没有搞过的! 
  鲍鱼的习性是昼伏夜出,一切活动都在夜间进行。每天晚上,张国范带着他的课题组人员一起检查130个育苗池,要用3个多小时,在池边两眼盯着那米粒一样小的鲍鱼,仔细观察它们活动范围和变化。如生活规律发生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因为稍有疏忽,就会带来损失。为了进一步改良养殖鲍的种质基础,张国范研究员等将国家863计划项目“皱纹盘鲍杂交杂种优势的产业化”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系统研究,采用遗传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皱纹盘鲍新品种,并在皱纹盘鲍杂交及杂种优势的产业化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促进我国鲍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张国范研究员的主持下,在大连水产研究所、山东西霞口水产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协作下,该项研究创立了科学简便的杂种优势利用的单侧定向杂交技术;获得杂种优势明显、性状稳定的中国渤海—日本岩手宫城群体皱纹盘鲍杂交组合。杂交鲍苗种培育期间壳长、壳宽和体重生长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7.98%、22.07%和61.93%,成活率提高了1.8倍;养成期间成活率达到85~92%,较常规苗种提高40~50%,养殖周期较常规苗种缩短了1/3;杂交鲍养成亩产650~700kg。在国际上首次将皱纹盘鲍种内杂交和杂种优势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创建了杂交鲍苗种培育和海区养成的技术工艺。杂交及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是杂交鲍高效养殖的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出的国家级新品种“大连1号”杂交鲍已经成为鲍鱼养殖产业的名牌,直接促进了我国鲍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扬起新型蓝色产业的风帆 
  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已发展成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但不恰当的养殖方式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也严重制约和危及了产业自身的发展。 
  张国范告诉记者,通过“菲律宾蛤仔健康苗种培育的高效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对技术的优势集成,实现了贝类资源由自然化向人工化的转变,并由此建立了一种新型产业。针对如何建立环境友好的健康养殖体系,该项目使海水养殖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高效的新型绿色产业,实现养殖和环保双赢,实现我国海水养殖业一次质的飞跃。 
  随着我国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海岸带将越来越多的从经济型变成生态型、生活型海岸,因此,我国海水养殖产业不可能单从养殖规模和数量上做文章,而寄希望于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优势,发展皱纹盘鲍等优良海水养殖苗种产业,建设现代化、大规模的育苗基地,使海水养殖苗种业成为我国新的海洋养殖支柱产业。 
  张国范研究员在贝类养殖生物学、海洋渔业遗传学和贝类育种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标志着我国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型蓝色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张国范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魁蚶人工育苗和养成”产生的经济效益逾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海洋渔业遗传学方面,他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的遗传结构和变异,为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在养殖贝类育种生物技术方面,重点以皱纹盘鲍研究了三倍体的诱导方法和检测方法,即三倍体的养殖技术,推动了我国贝类三倍体的研究和技术推广。近些年来,他主要开展了贝类的杂交和选择试验研究,杂交育种选择育种和标记辅助育种等。构建了贝类育种模式,培育出具有明显经济性状优势的“大连1号”杂交鲍新品种和“中科红”海湾扇贝新品系,这两个新产品都已在产业应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编辑:邓洁
编辑: 访问人次:2926 关键字:杂交鲍,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养殖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