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由于2005年开局粮价始终在低水平运行,并从4月份之后滑到零增长之下,导致所有农产品价格都在低位波动,从8、9月份之后,蛋品及肉类禽类制品价格也随之出现持续负增长并有向深度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水产品价格与整个农产品价格走向背道而驰,从7月份开始迅速摆脱大幅下滑而一路抬头高行,从6月份的101.6%最低点开始,以平均每月增长1个点的速度爬到11月份的104.7%并有继续上行趋势。水产品增势比蛋类高6.9点,比肉类高11点,差距甚大。6、7月份正是水产品生产与捕捞旺季,价格本应下降,但是水产品价格不降反升逆势而行,主因在于大众需求对动物源性蛋白类食品的选择性集体增强,促使水产品成为农副产品需求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如果没有相关食品价格急速走低的严重拖累,水产品价格增长幅度早已突破10%。2005年,水产品市场的最大卖点还在于对虾制品与螃蟹。
2005年全年虾蟹类产品零售价格很低,此价位适应了大众市场的心理价位,市场把它定位为独立于鱼市场之外的大众水产食品。换句话说,买鱼之后,顺便还要买虾,鱼虾之间由于价格比原因,已经失去了原来有过的相关商品的可替代性。虾与鱼已经成为菜篮子里两种截然不同的水产食品。对虾制品已经成为副食品市场中主流与主导商品。如果一个农贸市场没有虾类商品,它就不能称为农贸市场。同样,如果一个生鲜超市没有虾类制品那么它的经营布局立马就会黯然失色。不仅如此,生鲜超市还要把活虾、鲜虾摆放在超市最招眼位置,用活蹦乱跳的商品去聚拢人气。一个餐厅不管川菜、粤菜、东北菜或者是家常菜馆,没有虾类菜式就很难叫座。盆盆虾、手剥虾、盐焗虾、干炸虾、凤尾虾、面包虾、油爆河虾、冷拼北极虾、秘制油焖明虾,或者火锅跳跳基围虾。
2004年,中国对虾产品遭到美国反倾销制裁,使中国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2005年,中国出口对虾9.41万吨,比2004年减少20.6%,其中出口美国8201.4吨,减少59.2%,在2004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度下降。很多虾农在2005年金盆洗手,但是中国内销市场,足以消化掉现有的虾类产品,原因就在于大众消费层次的迅速提高,使虾类产品主要是南美白虾在出口转内销的情况下仍然在中国市场销售火爆。虽然对虾产品充斥市场,但是对虾市场依然是供不应求的市场。对虾市场成为中国市场中95%以上的产品供过于求中的一个极少特例。此情景在中国市场已然出现疲软的情况下很是难得。2005年1月-9月,在饲料便宜,养殖成本相对降低情况下,虾农出售的对虾价格却增长了16.72%,商品毛利与差价扩大,预示绝大多数虾农赚到了钱。
南美白虾是对虾生产中的主要产品,占中国对虾生产量50%左右,但是南美白虾从引进到2003年也有十几年历史,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却很难打开。主要原因在于它在中国市场中没有文化积累,也没有文化兼融而扎不下根。之所以它在2005年销售看好,重要原因是它在市场中有了相应的名字,开始名正言顺了。市场给与它的名字是:冰鲜虾。冰鲜虾成了南美白虾的代名词。基围虾价值较高只能活销;罗氏沼虾头大易掉头多为冻销;而只有南美白虾价值低,产量大,适合冰鲜运输与销售。也由于南美白虾味道在对虾产品中属于较差一种,把它称之为冰鲜虾,模糊了它原有的并不好听的外国虾名称。这样极大地适合了中国人“食品还是传统的好吃”的消费心理。中国人虽然在吃上非常精明挑剔,但是也会在适当时候比如价格合适时开始“难得糊涂”。美国人风格就是不管什么虾不管什么味道把壳去掉就是好虾;不管什么鱼没刺就行。正是因为南美白虾开始名正言顺了,它才好不容易融入中国市场。
淡水鱼市场在2004年迅速好转基础上继续呈恢复性增长。2005年1月-9月,淡水鱼生产价格增长9.27%,比海水鱼高6个百分点,说明传统淡水鱼仍然受市场欢迎还有较大开发潜力。虽然现时鲜活淡水鱼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活鱼销售成本仍然较高的原因,淡水鱼的主产区,比如广东淡水鱼除了空运就很难进入北方市场。在此背景下,冰鲜淡水鱼市场将会有较大发展与突破。比如,广东、海南、广西养殖的罗非鱼、鲈鱼、鳜鱼、淡水白鲳、鲮鱼,就非常适合冰鲜运输以最大的降低运输成本。当淡水鱼运输方式改变成冰鲜虾集装箱运输方式之后,南方主产区的淡水鱼生产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现时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制约南方淡水鱼生产发展的突出瓶颈。中国主要淡水鱼产区生产的鱼在中国主要消费地区见不到,问题其实已经非常严重。
2006年,水产品市场发展仍然看好。受宏观经济的制约,水产品市场变化不会突出,水产品总体价格仍会低调运行。2006年,鲜鱼销售继续走俏,特别是虾类产品,冷冻商品仍然走低;活鱼中的中档产品仍然看好,比如:鳜鱼、鲈鱼、罗非、鳝鱼、泥鳅,海水鱼价格仍然低于淡水鱼价格,海水鱼进口量在2005年进口28.8万吨增长23%的基础上仍然要持续增长,特别是关税放开的东南亚地区;特别是越南、缅甸与朝鲜的口岸易货水产品贸易;特别是发生在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半岛、阿拉伯半岛海域的远洋自捕贸易。这些地区进口或海域生产的带鱼、鲳鱼、黄鱼是中国市场传统的但是资源严重衰退的大宗消费鱼品,在中国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产品竞争力。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