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据有关方面预测,2005年,中国罗非鱼产量将达到104万吨,比2004年的89.9万吨增长15.7%,比2001年增长55%。近5年中,罗非鱼的增长速度在淡水鱼中是最高的。由于罗非鱼出口的高速增长引发罗非鱼产量盲目迅速扩大。2004年,中国罗非鱼出口8.5万吨,比上年增长41.7%,出口数量排在对虾、墨鱼和鱿鱼之后,名列第三;出口额1.6亿美元,排名第四。2005年,中国出口罗非鱼10.7万吨,比2004年增长25.9%。比2003年增长78.3%。在此背景下,相当多的省、市、地区把罗非鱼作为“一条鱼工程”纳入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中。在罗非鱼产量与出口量高速增长情况下,罗非鱼的价格却呈跌势,与水产品总体价格走向背道而驰,与人们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2005年,水产品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大约6%,全年水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增长率4.7%,淡水产品价格增长7.9%,其中淡水鱼增长6.2%,虾蟹增长16.2%。在全部水产品大类商品中,只有罗非鱼价格一路下跌并有继续下跌趋势。在去年6月全国水产品价格转降为升的同时,罗非鱼价格却从去年8月18.3元/公斤直跌到2006年1月份的12.7元/公斤,跌幅31%。今年1月与去年同期比,罗非鱼价格下降15.4%,2月份同比又深度下降17%。1、2月份本是罗非鱼生产淡季又属消费旺季,而罗非鱼价格与上年同期比继续下降。2月份与上月环比仅增4.7%,增势甚微。2005年7月份,罗非鱼与草鱼价格比为1.76∶1,到2006年1月份价格比降为1.44∶1,价格差减少22%。罗非鱼每公斤仅比草鱼高出3.9元,如此下去价格已经相当接近。在淡水鱼中销售量最大的草鱼,全年销售价格平稳走势如同直线。此点说明,在整体淡水鱼价增利好的情况下罗非鱼增产并不增收。
2005年,罗非鱼市场已经处于严重供大于求局面。养殖罗非鱼不如养草鱼,也不如养殖虾,更不如养殖传统名贵鱼,比如:鳜鱼。2005年,鳜鱼价格增长幅度刚好也是16%。不同的是,鳜鱼是+16%,而罗非鱼是-16%。罗非鱼的这种市场状况,在2006年将会更加突出。
中国出口罗非鱼75%进入美国市场。2004年由于美国对中国对虾实行了反倾销制裁,对虾出口严重受阻,同年中国对虾出口美国减少幅度40%以上。在此情况下,原来很多养殖对虾的地区开始转产养殖罗非鱼,使本来就已经过剩的市场,矛盾更加突出。
2004年中国罗非鱼产量89.72万吨,已经排名在鲢鱼(554.64吨)、草鱼(369.84吨)、鲤鱼(236.68吨)、鲫鱼(194.58吨)之后,成为养殖淡水鱼中的第五大品种,比更大众化的武昌鱼51.69万吨高出73%。2005年1月-7月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整条罗非鱼1.38万吨占美国市场份额的47.2%,罗非鱼片2.09万吨,占美国市场份额的74.6%,几乎形成垄断。这样高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对整个产品的出口形成严重威胁。以上情况说明,中国在美国的罗非鱼市场占有率已经呈现饱和。保持住现有的市场份额就已经足够了。由于欧盟进口罗非鱼全年不足万吨,而主要需求是鲶鱼。所以应该说,中国的罗非鱼出口不仅仅在美国市场饱和,在国际市场也同样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
从2005年以及2006年初罗非鱼价格走向看,今年罗非鱼的价格将继续下降,如果下降幅度像前几年的南美白虾,那么,罗非鱼的价格将会保持15%的下降幅度,降到10元/公斤的水平,和草鱼一样成为真正大众化鱼品。只有到那时,罗非鱼才会把眼光放到内销上。所以,2006年,养殖者应该多养点别的鱼而少养点罗非鱼。比如,仍有发展潜力的对虾产品,很受市场追捧的中档淡水鱼品,或者还不如就养传统淡水鱼。在广东淡水鱼养殖中,罗非鱼一条鱼的比重达33%,明显偏高。广东也是鳗鱼、甲鱼、鲈鱼、对虾、桂花鱼的主养区。那么,除去这6种品种,也没有水面可养殖别的品种了。由于产品过于集中,产品品质严重下降,产品销路过窄,产品上市量集中,给产品运输、保存、市场都带来很多问题最后形成烂市。在我国市场放开之后,水产新品种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几乎2年-3年一个好产品的黄金成长期就基本结束。
其实中国的淡水鱼养殖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主要问题已经突出的反映在流通领域的运输、保鲜、加工与销售上;突出反映在对食品文化的研究上。当罗非鱼被科技人员取名为“非洲鲫鱼”的时候,它在国内市场整整滞销了20年以上。当渔贩子们给它重新取名为“罗非鱼”的时候,市场迅速地接受了它。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科研、技术、生产说了算。那么,我们的科研资金、生产资金、技改资金、项目资金等大量的资金在投入于生产环节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多的投入到流通环节中,投入到市场的研发中。我国现有的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投资模式必须彻底改革。各级政府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创造良好的生产服务体系上,而不是放在更多的指导生产、指挥生产或者计划生产上。
事实证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如果片面强调水产品品种的引进、移植、繁殖、养殖,那么,水产品的生产技术越是普及,产品质量下降越快,市场越烂。当前迫切需要的是:水产品市场推广与研发体系的建立;水产品生产、保管、加工、运输、销售全部环节质量体系的建立;水产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完备的水产市场信息体系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大的发挥出水产品单一品种的长远效益,从根本上保护渔农的长远收益,也才有可能全面提高从科研到生产到流通全行业整体的效益水平。
南方渔网编辑:裴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