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本网2003-3-27讯
一、我国饲料的发展对水产的促进作用及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渔用饲料工业发展很快,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产、稳产起了重要作用。全国现有大中型渔用饲料厂360家,年生产能力270在万吨,比1988年增加116万吨,累计生产渔用配合饲料130万吨,比1988年增加近一倍。饲料生产设备已基本国产化。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饲料质量已有很大提高。我国配合饲料已应用于鲤鱼、草鱼、团头鲂、罗非鱼、虹鳟、鳗鱼和对虾;鳖、罗氏沼虾、河蟹、鲍和海水鱼等名优种的饲料生产发展也很快。有些品种如鳗、鲤、对虾等从育苗到养成的饲料已进入系列化。但是渔用饲料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除设备外,主要是基础研究落后,系统的科学研究缺乏,大多数养殖品种饲料营养需求深入研究不够等,制约了渔用饲料工业的发展。
特种水产品的养殖,由于历史短,对养殖对象的营养生理及代谢的基础研究不足,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用高营养饲料及过量投喂,导致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带来毁灭性的暴发性病害蔓延和整个水域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此,我们需要从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研究方面制定出一个战略发展规划,为我国今后5~15年的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二、国内饲料研究现状
我国开展水产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史较短。从“六五”至“八五”期间,国家组织了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相关部门和协作攻关组相继开展了主要养殖鱼、虾营养学和饲料配方、水产动物饲料质量检测、饲料配制等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如下几方面。
(1)取得了主要水产养殖动物,如草鱼、青鱼、团头鲂、鲤鱼、罗非鱼、鳗鲡、对虾等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的主要营养参数,为实用饲料的配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制订了水产饲料的质量检测技术和饲料生物学综合评定技术标准,建立了一批国家、省部级渔用饲料检测机构,使渔用饲料工业生产走上正规化。
(3)研制了一批渔用饲料添加剂及预混料,水中稳定型维生素C衍生物、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络合物、各种酶制剂和活菌制剂等增加了低值饲料资源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源,为扩大饲料源、提高饲料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4)研制了名、特养殖种类(以肉食性为主)的人工配合饲料,如鳜鱼,已取得经人工驯养能摄食湿性人工饲料,长吻鮠、大口鲶、斑鳢、鲟科鱼类等的沉性或浮性人工饲料,中华鳖的定型商品饲料等。
(5)查清了我国水产养殖饲料源和常用饲料源的营养价值,测定了多种饲料原料能量和营养素的消化率,为高效实用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6)高经济价值的海洋动物规模化养殖的营养学和饲料研究引用或转化国外同类研究成果和技术开始起步。
我国广阔的内陆水域、港湾和浅海,有发展海、淡水养殖的很大潜力。但过去,作为水产养殖发展技术基础之一的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研究领域,进行以我国养殖现状和养殖特点而独立规划不够,依附于畜、禽养殖业的规划中,无独立的研究体系。因此,我国渔用饲料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畜、禽饲料业。至1997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达到1200多万吨,而全国渔用全价配合饲料产量不足500万吨。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鱼价低等因素的制约,即使在淡水养殖发达的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广大养殖地区,以混养方式为主的池塘养殖,全价配合饲料使用量很低。全价的商品配合饲料的使用,虽然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但养殖经济风险也同时增加。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广大养殖农户仍以当地饲料用作单一饲料或自配饲料的原料。所以,在较短的时期内,养殖效益低,饲料源浪费的现状将不会改变。我们在由传统养殖向现代集约式养殖发展所需的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研究的同时,进行我国传统养殖方式的饲料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特种水产养殖的对象主要是肉食性种类或偏肉食性的杂食性种类,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摄食习性。如技术上最为成熟的淡水鱼硬颗粒饲料,只适用于一部分特种养殖种类,如虾、蟹饲料,而其水中的稳定性要求,比普通的淡水鱼饲料要求高得多。而鳗鲡、甲鱼饲料则是以α-淀粉为粘合剂的团状湿饲料。蛙类用捕食时水面波动而产生动感的浮性饲料。有些肉食性种类依靠鲜活鱼或切碎的鱼肉或动物内脏等作饲料,需在合适的生长阶段早先驯化,使其转食人工配合饲料。乌鳢、鳝鱼、大口鲶、鲟科鱼类等多种新养殖对象还缺乏定型的商品配合饲料。特种养殖对象种类多,分类地位不同,生态要求各异。对它们的营养需求和营养生理,大多未做过鲤科鱼类、鲑鳟鱼类、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等所做的系统研究。除对虾、日本鳗鲡以外,其它特种水产饲料产品,尚未制订出国家标准。饲料的转化率,目前还存在很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如商品甲鱼养殖,饲料以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粗蛋白含量一般在42%~48%之间,一般养殖水平的饲料系数为1.5~2.0。如按最低粗蛋白42%,最低饲料系数1.5,甲鱼体平均含粗蛋白15%计算,则大约有24%的饲料氮积累在甲鱼体内,其余的约76%排泄到饲养水体中;同样,饲料中磷被大量排泄到水体中,从而带来了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最后导致毁灭性的暴发病病害发生和水环境的严重污染等,是我国特种水产上亟待解决的饲料技术问题。
三、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虽然我国在水产生物营养需求研究和实用饲料开发技术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当前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但总体水平还较低。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研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大约有百余人(从参加全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会和第三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研讨会的人数估计)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近年来,来自国家拨款的科研经费用于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研究的份额很小。“九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仅有“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预混科研究”一个专题。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研究队伍人员组成正在发生变化。水产行业系统在过去20几年中形成和发展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研队伍有很大削弱。近年,在水产饲料企业中,一些较大的国营和民营或股份制企业从国家各级研究所和大学吸纳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人员,主要在名、特水产品养殖饲料产品开发与技术储备方面,开展了有限度的应用研究。我国可以吸收国外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三者结,发挥各自的长处,合作开发饲料的经验,以增强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投入力度。
我国在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与国外的差距,还反映在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条件上的落后。由于研究对象的水生和变温的特点,不仅研究难度大,而且在设施条件方面需要较研究陆上动物投入更大的研究经费。1979年建成的日本农林省水产厅养殖研究所的营养代谢部(从事水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的实验室)有容量达3000吨/日的供作试验水槽水源的海水过滤和管道输送设施,有温度可以任意调节的供水设施,使饲养的鱼处在试验要求的水温下,可以周年对养殖对象进行长期观测;营养试验用饲料的制作条件,具有冷冻真空干燥设备,使配制的试验饲料中营养成分在制备过程中保持最大限度不变化;试样在干冰冻结微粉碎机下粉碎成微粉粉末,使试样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符合营养生化分析的要求。而我国目前水产院校和水产科研机构中,缺乏符合进行鱼虾营养基础性研究条件及测试手段、难以取得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先进国家的水产养殖方式是以单一种类的高密度养殖为主。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是“借用”集约式畜、禽养殖的营养与饲养研究和开发的方法和技术。 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产量来自于传统的多品种混养方式。水产动物池塘混养,作为一种生态养殖方式,具有许多优于集约式单养的特点,尤其对中国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水产养殖业发展仍具有重要现产意义。但这种养殖方式中,饲料技术是最薄弱环节之一。因为它必须在对多种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和对养殖水体的初级生产力的可利用潜力的了解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养殖对象提供合理的饲料和采取适宜的投喂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