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东方早报:“拼死也要吃河豚”在民间流传极广,河豚味美但又含有剧毒,如何才能安全食用?实际上,只要食用规范,美味河豚鱼上餐桌指日可待。在昨天举行的上海水产大学食品经济管理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水产大学目前正在进行一项河豚鱼毒素分布的专项研究,对河豚鱼身体的每个部位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
王锡昌表示,不同种类、不同季节以及不同体积、不同年龄的河豚鱼的毒性都不相同,如何鉴别其毒性,在烹饪上有些什么讲究,这些都需要科学的数据做支撑。
据了解,在日本,食用河豚鱼有一套严格的安全监管体系,对养殖场地、鱼种、处理方法都有严格规定,经营者还要获得专门的营业许可,专职厨师也要持证上岗。
王锡昌教授认为,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让市民通过正规途径食用河豚鱼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只要通过科学捕获、筛选、烹饪,并建立相应的规范,一年左右河豚鱼就可以上市民的餐桌。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