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水病大多发生于幼龙期,由于吃时不新鲜或部分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初期腹部肿胀、肛门红肿凸出。末期由于腹部积水压及鱼膘,造成龙鱼失衡。治疗可尝试口服抗生素、磺氨治剂、并加温2~3度。由于治愈率低,故平常即需多注意饮食问题。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将氯鰴素直接灌于腹中。
2,蒙眼症龙鱼眼球白蒙,甚至有凸出现像。原因包括擦撞伤、细菌感染、水质不良。严重时会导致 鱼只死亡,故需多加注意。治疗换水1/3、以0.5%的粗盐盐浴、加温2~3度。观察2~3天后若无改善,换水1/3后再投入治细菌药(黄药),用量参考说明书,药浴2~3天后,再重复以上方法。治愈期较长,需要2~6 个月。
3,白点病由一种ICH的纤毛虫所引起,在低温时繁殖速度惊人,但在高温下便会停止分裂或死亡。症状多的时候有如洒上白粉般,多分布于各鳍与皮肤上。鱼只感染此病时,会不时摩擦缸内物 品或缸璧,且食欲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患部腐烂,如蔓延至鳃部时,则会导致鱼只窒息死亡。
治疗:
<1>加温2~3度、下1/100的粗盐,并加强打气。
<2>至水族馆购买治白点病之药品。
4,立鳞大多发生在幼鱼时期。由于大量换水、温差过大、水质恶化、营养失衡所至。症状初期鳞片会微微翘起(部分)。严重时全身鳞片会竖立、出血、甚至鳞片掉落。
治疗:
<1>加温2~3度、下1/100的粗盐,并加强打气。严重时可配合治细菌性药物,并于3天后换水1/4,如此循环至症状好转。
<2>如果已蔓延至全身,则需使用抗生素之氯鰴素进行药浴,以每100公升水比3~4公克氯鰴素,24小时后换水1/2再重新下药,视症状有无好转后再考量是否继续进行。
5,鳃病病因
<1>鰴菌感染是由于水质恶化、污染所引起。
<2>寄生虫感染则是由新进鱼只或活饵所引起。症状鱼只呼吸急促、浮头、退色、游动迟缓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鱼只窒息而死亡。
治疗:
<1>以0.1%的粗盐或海水素盐浴,3~5日后,每天换水1/5以降低盐度。
<2>孔雀绿每100公升加4~6C.C,每三天再追加2~3C.C,连续三次后换水1/3。
<3>下治细菌性药物。
以上方法皆需加强打气。
6,水栖菌病又称水霉病,附于鱼只伤口处,为灰白色。症状有如棉絮般附于鱼只伤口处,鱼只游动不稳、食欲不佳、不时摩擦患部。
治疗:
<1>下1/100的粗盐、加温2~3度。
<2>于伤口处涂抹杀菌剂,或以甲基蓝、孔雀绿治疗。
<3>以三万分之一的重铬酸钾药浴三分钟。一般不建议以此法治疗,因为药效过强,如稍有不慎容易发生危险。
7,红斑症多发生在幼鱼时期,属于过滤性病毒。多以水质不良、鱼只紧迫所造成。症状鱼体出现红色班块,继而患部会肿胀、鳞片翘起,严重时会溃烂而死。
治疗:
<1>加温至36度,并配合抗生素及药浴。
<2>将患部鳞片拔除,再将溃烂部分刮除,在于患部涂抹新鰴素眼膏。
<3>直接将氯鰴素或盐酸四环素涂抹于患部,再将氯鰴素以100公升比3~4公克,或盐酸四环素以100公升比1~2公克进行药浴,并每天换水1/2,再重复以上的剂量。
8,寄生虫(箭虫、鱼虱)不论体内外寄生虫,大多是由外来鱼种或是喂食活饵时所带入。所以在新鱼入缸或喂食活饵时都须检疫几天,若省略以上的动作,则须在固定时间做除虫的动作。症状当感染此病时,鱼只会明显感到不安、快速摆动或摩擦缸壁等物品。
治疗:
<1>箭虫成虫可以用摄子夹除,并于伤口处涂抹药水(碘酒、红药水)。
<2>可以加温2~3度、下1/100粗盐、加强打气,此法较无副作用,也较安全。
<3>此外,市面上皆有贩售除体内外寄生虫之药剂,可以参考说明书后再下药。
9,烂鳍由于水质不良、污染、容氧量不足所引起的细菌性烂鳍。症状鱼鳍边缘或鳍膜会有白蒙现象,继而裂开、溶蚀、发炎、红肿。
治疗:
<1>下1/100粗盐、加温2~3度、加强打气,严重时可下治细菌性药。
<2>或至水族馆购买烂鳍专用药剂。
<3>以土鰴素每100公升比3~5mg进行药浴3~5天,并重复换水、下药的动作。
10,膘病据说是在空运过程中无法适应舱压之故。症状鱼膘内的空气是由膘壁的微血管渗入空气,而排气则是由膘前端的开口(卵圆孔)出,而当卵圆孔肌肉发炎时,则会造成无法排气而导致头重尾轻,或膘内空气无法保留,造成沉底现象。而造成卵圆孔肌肉发炎有两种情况,一是温差过大,使得卵圆孔肌肉紧绷僵硬,以致无法正常排气。二为鞭毛虫或蠕虫感染,造成膘壁出血等情况。
治疗:
<1>将水位降至鱼体体高的两倍,并增加一个沉水马达,再下0.4~0.6%的粗盐或海水素。
<2>用特灭灵加磺胺剂,依说明书药浴3~5天。
<3>请专业人士进行注射的动作。此法非不得已否则不需使用。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族防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