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产养殖面积已达300多万亩,利用率已经超过80%,靠扩大养殖面积增加产量的路子越来越窄。如何使我省水产业从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发展转向集约式发展?
市场不愁 养殖积极性自然高
双流县水务局水产养殖管理站站长申勇一周内到该县永兴镇丹土村去了三趟。5月6日,申勇告诉记者,丹土村养殖基础较好,他计划在村里搞一个泥鳅养殖示范点,“只计划了两亩,没想到有几十户报名,要全部满足,少说也要150亩”。
尽管有限的示范推广资金让申勇心焦,但农民对新品种养殖的热情还是让他喜出望外,“农民尝到了养殖名优特新品种的甜头”。
养传统四大家鱼与养新品种的明显差异,带动了丹土村大口鲶养殖数量逐年增加。永兴渔业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李成龙介绍,在加入合作社的200户渔民的4000亩鱼塘中,去年大口鲶已经超过1000亩,今年还将计划增加1000亩。
这使今年的泥鳅养殖示范推广进展很顺利。省水产局流通与加工管理处尹黎光处长认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像大口鲶这样高品质鱼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市场不愁,农户养殖的积极性自然会高。
丹土村并非特例,全省各地几乎都开始了增大养殖名优特新鱼类的比例。都江堰、彭州冷水鱼(鲑鳟鱼和亚冷水鲟鱼),眉山市东坡区“叉尾”,安县的南方大口鲶、内江市中区黄河镇“中华倒刺鲃(俗名青波)”等特种鱼类和水生植物年产量已达360万公斤,总产值6783万元,养殖户人均年收入增加500多元。
尹黎光介绍,我省计划利用5年时间将名优特新鱼类的比例从目前的20%提高到35%。
让农民考虑节约资源不现实
“尽管目前大口鲶养殖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农民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引进泥鳅养殖就是要让农民学会看得更远一些”,申勇坦言。
跑在市场前面———这是政府想要带给丹土村养殖户的。
申勇认为,这种超前的眼光体现在前几年叉尾价格较高时,政府引导农户将养殖重点从叉尾转移到大口鲶上,叉尾的亲本在美国,国内对其由于生物特性退化而带来的较高病害率几乎束手无策。水产部门较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将养殖重点转移,全县打造大口鲶养殖基地3000余亩,大大超过了叉尾的数量。这一改变可能使短期利益受损,但却使将来的发展不再受制于国外。
据了解,引进泥鳅养殖主要基于“用水少,占地少,对水质要求不高等特点”。在尹黎光看来,像这样考虑到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前瞻眼光,要让农民自己来完成是不现实的。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政府还应在减少养殖户市场风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双流县煎茶镇老龙村的周开泉在了解到政府今年投入10多万元在4个镇搞泥鳅养殖试点后,笑着说:“那我再多养几亩。”
对于未来可能大批量生产的泥鳅,丹土村的农民还有些顾虑:“有那么多的人吃我们的泥鳅吗?”面对这一问题,申勇笑言,“真到那个时候,我们离机场近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地上走不通,我们通过空中直接运到韩国、日本”。
这也许就体现了政府的远见。
南方渔网编辑:柳凡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