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产顺利抹掉愁眉
再经受不起灾害打击,不养罗非养草鱼
据来自阳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消息称,到上月2日止,该市水产养殖生产恢复程度已达98%,全市共培育及调剂鱼苗760亿尾,其中虾苗80亿尾,海水鱼苗3600万尾,淡水鱼苗约673亿尾,修复受损鱼塘、网箱等养殖生产设施8300平方米,约有98%对虾养殖户已经投苗生产,罗非鱼投苗率达95%,海水网箱养殖投苗率约83%左右。记者今年2月曾采访过的一些受灾养殖大户,如今的心情都已经“雨过天晴”。
“恢复了,灾痕抹掉了。”阳江县雅韶镇沙湾水库养殖基地的卓华赞本月3日上午对记者说,现在他的生产“已经达到了灾前的水平”,水库养殖面积达2200多亩,两个月前他投放了60万尾的鱼苗,花了30多万元,迄今花在饲料上的钱也达到40万元,“今年11月应该能够上市”。不同的是,原先以养殖罗非鱼为主的他,如今以投放草鱼为主,“说不怕(冻灾)是假的,再来一次的话我就受不了了。”他说。罗非鱼生命力特别强,但草鱼据说更不怕冻。上次的冰雪灾害令他损失了740万元。
闸坡养殖协会副会长彭汝运见到记者时笑逐颜开,完全没有了上次见面时的愁眉苦脸。“(这里)没有人停产,没有。大家都还继续养(鱼),钱主要是靠自己想办法了。”他的公司灾后筹资新进了6000条亲鱼,迄今已繁育及调剂了500万尾鱼苗,以优惠10%至15%的价格卖给养殖户,现在“还有几十万尾(鱼苗)”。他说。
三大难题不成问题
消毒资金鱼苗都解决,10月新鱼上市
灾后复产有三大难题:消毒、资金、鱼苗,这些问题都已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来自高州市畜牧水产局的消息称,高州仅消毒就投入了生石灰230吨,其他各种杀菌消毒药13吨。卓华赞的水库消毒就花去了15万元,其中11万元是中央财政给的专项资金,“虽然这11万元(消毒)还不够用,但我已经很感激政府的关心了。灾后财政拨给阳江的渔业复产资金是500万元,阳东县是50万元,我们是大户呀,所以能分得一点,好多养殖户还分不到呢。”他说。
分不到钱的养殖户要想复产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在阳江,出现了一种“多户联合,互相担保”向农信社贷款复产的做法。阳西县溪头网箱养殖协会率先协调了70多个网箱养殖户向农信社申请贷款350多万元,解决了复产资金的问题。具体做法是:以每五户为一组,组内成员互相担保,不用提供财产担保,每户可贷五万元。这种做法很快在阳江的海陵、江城等地推广,“如果组内有一个人不做(养殖)了,其他人还得做,跑不了;就算其他四个人都不干了,最后一个人还得坚持干,这很有点捆绑连坐的意思。”彭汝运对记者解释说。
为了防止有人趁灾后鱼苗紧缺而哄抬鱼苗价格,阳江市协调了多家种苗生产企业,积极生产,保障供应。到4月底,就已经培育及调剂了鱼苗近10亿尾,并使价格维持在往年的水平,有些鱼苗的价格从一元/尾降到了几毛钱/尾,有力地保障了复产的需要。电白县到上月28日止,共繁育鱼苗39亿尾,较上年同期减少26%,已恢复放养面积7.39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
不过也有扩产的情况。电白县博贺镇有个养殖户除了恢复了原有的80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外,还投入130多万元新建四个鱼排,将新增养殖面积1600平方米。到今年10月,他在放鸡岛附近海面深水养殖的基地将有2000担(20万斤)新鱼上市。
养殖户现在遇到的问题是饲料价格上涨。卓华赞说,以80斤/包的罗非鱼饲料计,去年同期是96元/包,如今已涨到了118元/包,“现在每天喂60包,越往后越多,成本很大。到现在为止,已投喂了4000多包,仅饲料就花去了40多万元。”他说。
南方渔网编辑:吴佩佩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