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带领农民致富的“水产科医生”

发布时间:2008/7/3 9:52:00  来源:北方网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在津南大地上,在水产养殖的池塘边,经常奔忙着这样一位女同志,一手提着显微镜,一手提着测水仪。她,就是被水产养殖户称为“水产科医生”——张福芸,现任津南区畜牧水产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1982年张福芸从天津农学院毕业,分配到津南工作,至今已26年。26年来,她由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国家级农业推广研究员, 2001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她以过硬的技术、过硬的人格和过硬的作风,成为津南农民水产养殖科技致富的“主心骨”。

  从当年市政府提出“大干三年,吃鱼不难”,到今天的鱼虾满塘、生态养殖,这二十多年的历程,每前进一步,张福芸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每年还下着雪的时候,她就为养殖户办起了培训班;当冰雪消融的时候,有些养殖户还坐在家里热炕上,她已迎着早春的寒风,在田野池塘间察看地况和水质,提前为他们谋划新一年的养殖蓝图。在她的日历上,从2月到10月,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她生怕自己一丝一毫的懈怠给农民们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因为她知道握惯了锄头的农民搞养殖不容易,一口鱼塘关系着全家人的生活和希望,她看到过因不懂养殖技术而造成满塘鱼虾成片死掉,一家人抱头痛哭的情景。她说:“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好象是自己犯了罪似的。”

  在张福芸的记录本上,工工整整地记录着全区近200个养殖户的名单、电话以及他们的池塘情况。她也把自己的手机号向全区养殖户公布,每天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技术咨询和服务,随叫随到。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正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天越热,日头越毒,张福芸越得往外跑。

  北洋村养殖户王桂连说:“我们只要一个电话,张姐准到,好像我们的鱼塘就是她自己的一样。” 2006年,一次下大暴雨,把村里通往养虾池方向的电线杆都刮倒了,王桂连养殖的鱼虾因缺氧纷纷死掉,在不到三个小时时间,就造成20多万元的损失,夜里10点多,张福芸接到王桂连的哭诉电话,马上联系车辆,冒着风雨将一吨多增氧粉送到池塘。王桂连他们疯了似的只顾往各个养虾池里投放增氧粉,根本没有注意到从大堤到养虾池边那200多米长泥泞的土道上,张福芸在风雨中往返几十趟,扛完了一吨多药粉。近百万元的鱼虾保住了!当王桂连看到眼前这个看不清面目、分不清男女的泥人儿——张福芸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满脸泪水和雨水,这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张姐吗?!直到现在提起这件事,王桂连仍然是眼含热泪。

  真情付出,是张福芸的品格;敢闯敢试,是张福芸的精神。2000年,全国淡水养殖效益滑坡,津南农民养鱼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为扭转这一局面,张福芸经过实地考察和调研论证,冒着风险引进了1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开始了海虾淡水养殖的试验。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攻破了海虾淡养的难关,填补了天津市海虾淡养的空白。2005年全区养虾面积达到2万亩,总产成虾5000多吨,年创产值一亿多元,市里在津南区召开了现场推广会,现在全市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已达到30多万亩。

  20多年来,张福芸成功引进了10余个品质好、效益好的名优品种;主持、参加了全国和市、区级科研与推广项目20余项,获奖16项,其中部级和市级二、三等奖10项,张福芸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为了新品种的引进,她千里奔波亲自到外地接苗;为了让科研成果造福农民,她18年骑着自行车下乡到村、过沟跨坎,风雨无阻。又有谁能够想到,这些累累硕果的背后,付出的还有张福芸与亲情难以割舍的代价呢!

  张福芸的老家在武清农村,作为家中大姐的她,何尝不想为父母多分担一些家庭的重担,多尽一份做儿女的孝心,但由于担当着为全区水产养殖的农民谋富裕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所以,一年里很少能有时间在老人跟前尽孝。当把老人接来住上几天,老母亲看到闺女忙成这样,心疼地问她:“别人都这样忙吗?”,张福芸怕老母亲担心,就说:“都这样忙,不这样就要下岗”,母亲背过身用衣襟抹了一下眼角,没再说话。

  她与母亲的母子之情难以割舍,而与孩子的母子之情同样魂牵梦绕。

  张福芸的爱人曾在离家很远的乡镇挂职不能回家,双方老人都不在身边,可孩子小,需要人照顾。于是,张福芸的生活和工作上出现了最难取舍的两难境地。经常是幼儿园的老师把孩子带回家,然后张福芸再到老师家把孩子接回来。每次儿子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别的小朋友的父母接孩子时亲亲热热地样子,以渴望甚至近乎企求的眼光寻找着妈妈,这情景让幼儿园的老师看了都心疼。晚上,每次接到养殖户的求助电话,张福芸锁上门离开家的时候,总是告诉孩子“一会儿就回来”,可这一出去就到了半夜。当她回到家悄悄打开房门的时候,看到趴在沙发上睡着了的孩子,看到孩子脸上那脏兮兮的泪痕和眼角还含着的泪水时,她的心碎了,眼泪止不住流下来……作为一位母亲,她的心疼啊。可她,硬是忍了。这,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愧疚和无奈;但,这更是一名党员对职责的坚守与忠诚!

  二十多年来,张福芸心里总是对欠缺儿子的这份母爱怀着深深的愧疚,当有一天,她不经意间,看到儿子大学毕业前夕的求职信里写到:“我要做一个象我妈妈那样的人,把工作当作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时,张福芸百感交集,潸然泪下。张福芸心血、汗水和亲情的付出,换来的是农民们一年一年喜获丰收的笑脸。当农民们兴奋地收获起那一网网欢蹦乱跳的鱼虾时,当他们取得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经济效益时,这些纯朴而知恩图报的农民,又怎能忘记为他们日夜操劳的亲人——张福芸呢?!他们要求张福芸与他们一起品尝丰收的果实,但是以往每次一个电话准来的张姐,这个时候就是登门去请,都被婉言谢绝。正如张福芸所说的:“我可以尽情和农民共享丰收的快乐,但决不能去共享农民劳动的果实。”

  这就是我们的“水产科医生”张福芸,有人说,她就是我们“津南的袁隆平”!也许,她并没有象袁隆平那样贡献卓著,但是,作为国家科技队伍中的一名党员科技人员,张福芸有着和袁隆平一样崇高的精神境界。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津南需要张福芸,天津市更需要千千万万像张福芸这样优秀的科技人才,这样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

 

                       南方渔网编辑:吴佩佩

编辑: 访问人次:2621 关键字:医生,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