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潮州日报讯 从6月1日12时起,南海海域进入了为期两个月的伏季休渔期。平静中,休渔已走过一个月,在饶平县三百门港,一艘艘休渔的船只静静地靠泊在港湾,渔民们收起了网具……
这是我国实行南海伏季休渔的第10个年头。记者从海洋渔业部门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定时“歇息”和养护,海洋渔业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和恢复,遏制了资源衰竭的趋势,渔民也从中获利。更加重要的是,十载休渔,增强了讨海人家对海洋和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从昔日的“以海洋捕捞为生”转为“以海水养殖为主”,与此同时,渔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没有了轰鸣的马达声,也见不到渔船结伴出海的壮观场景,伏季休渔期间的饶平县三百门渔港一片宁静,往日出海作业的渔船正有序地停泊在水面上。
在不捕渔的日子,讨海人家暂别了风里来浪里去的艰辛,用轻松的心情过着别样的生活,他们或从事水产品加工,或对自家的渔船、渔网进行修补,与此同时,他们更在内心盼望着休渔后出海能够满舱而归。近日,记者走近他们,听听他们在休渔日子里对海洋捕捞业前景的看法。
今年6月1日12时—8月1日12时,南海实行第10次伏季休渔,饶平县数百艘渔船全部按规定进港停泊。日前,记者来到远近闻名的蚝乡——饶平县井洲镇采访,发现在休渔的时节,勤劳的渔民并没有真正休息下来,他们大多数都干起了网箱养殖或水产品加工的活,目的是想多挣几个钱,让生活过得好点。
林吉波是一名50多岁的渔民,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大海与渔船之间。在休渔的日子里,他一直在家里撬蚝赚工钱。据他介绍,近几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枯竭,渔民的光景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了,加上讨海日子十分辛苦,越来越多的渔民选择转产转业。他也多次萌发转业改行的念头,但由于长期在海里打渔,缺乏文化知识,一旦上了岸,就没有其它的就业技能。为此,每年休渔期间由海洋渔业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渔民培训班他都参加,目的是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改变自己的人生。
据林吉波介绍,他的渔船已经到了报废期,政府补贴给他7万元并将他的渔船回收。这就意味着即使是休渔结束之后他也不会再出海捕渔了。告别了渔船,也就等于告别了海上风浪,同时也告别了讨海人家赖以生存的行业。尽管不用再去风浪里打滚,但林吉波却一直怀念着与苦涩海水相伴的日子。
谈起讨海的生涯时,从小就开始跟着家人出海的林吉波显得很激动,话也比平常多了起来。他向记者讲起弄潮儿风里来浪里去的故事,他说,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让孩子以讨海为生,因为日子过得太辛苦了。说起休渔,他坚定地说:“休渔是必要的,要不海都被吃光了,大家以后也没法生活下去了。”实行休渔10年了,这里的渔民们也都很配合,很少出现私自外出捕捞的事。
休渔的日子对于渔民来说是“轻松”的,但一想到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前景,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显得忧心忡忡。60岁的老渔民林吉平用四个字概括了海洋捕捞业目前面临的困境,这四个字就是“油贵、鱼少”。“油贵”是指不断上涨的柴油价格,“鱼少”是指日益衰退的海洋渔业资源。他无奈地说道,尽管政府每年都有一定的燃油补助,但大部分渔民的经济收入依然很低。与他合伙的其他5名渔民无一例外不想转产转业,但苦于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一旦上岸就等于失业,所以只好在渔船上干了一年又一年。
据了解,饶平县有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6公里。以前,海洋捕捞业曾为繁荣经济、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作出了贡献。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受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影响,海洋捕捞业效益降低,海捕渔民收入锐减。据饶平县海洋渔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止2007年,该县从事海捕的渔船只剩下964艘,比1992年的1529艘减少了565艘。如不及时解决海洋渔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将会出现渔船停港、渔民失业、渔业滑坡、渔区经济萧条的局面。因此,近年来政府一方面不断加大“惠渔”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渔民转产或鼓励他们自谋出路。四年来,当地已有数百名渔民通过培训实现转产转业。
当地的渔民告诉记者,每年休渔之后出海捕捞,收获会相对多一些,但整个海捕行业发展日益困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想改变渔民的命运,政府只有引导渔民从“讨海为生”转向水产养殖。可见,在做好休渔工作的同时,有关职能部门更应该想方设法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高渔业产业效益,改善渔民的生活,才能让渔民过上更红火的日子。
南方渔网编辑:水洛洛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