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休闲渔业 > 水族资讯 > 正文

300年“金鱼徐”难寻传人

发布时间:2008/7/14 11:31:00  来源:竞报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金鱼徐”,乾隆年间就一直为宫廷内饲养金鱼,曾经辉煌。而今,尽管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难寻传承人,目前又遭遇渔场无法继续租用的困境。   
   
  ■名词·金鱼徐 
   
  金建立中都时,在北京城南有一鱼藻池,因养殖金鱼而闻名,故称为“金鱼池”。明清两代在此以饲养金鱼为生的有三户人家,张、牟、徐姓,以徐家为一饲养大户。 
   
  清乾隆初年,徐姓被召入宫,专为宫廷饲养金鱼,因徐家饲养的金鱼个大、色彩艳丽、品种纯正,民间多以“金鱼徐”称呼徐家。乾隆十年,皇帝赐字号“金鱼徐”,世世代代为皇宫饲养着宫廷金鱼,只供达官贵族们欣赏。今年51岁的徐建民是第十代传人。 
   
  ■今生尴尬“金鱼”传人已难寻 
   
  今年51岁的徐建民是“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徐建民告诉记者,自己的身体不太好,做起培育金鱼的工作也日渐困难。所以很想找个爱鱼为业的年轻人。有一些慕名而来的求学者,当时电话沟通时都很乐意,表示能吃苦,觉得学习技术是一门赖以生存的手艺。可亲临渔场后发现环境太简陋,睡觉是在10平方米的村房环境简陋,厕所都是临时在鱼池边搭建的石板。并且得知徐建民没有付他工资的能力,吃的也是农家饭,也就不了了之。“我有一个女儿,被选送到美国交流学习,已经4年了,习惯了西方的生活,再回来学习养鱼是不可能的。”徐建民说。 
   
  海外合作很谨慎 
   
  据徐建民介绍,近些年来有愿意和他一起合作的人,不是日本商人就是马来西亚等地区的人。“我不是保守,只要是真爱金鱼、不怕吃苦、肯以培育金鱼为毕生事业的人,哪怕不姓徐,我也愿意耐心相授祖业。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挣钱快的行业,养鱼是慢性活儿,很难寻到与鱼结缘之人。而对于这种海外合作我很谨慎,怕重蹈景泰蓝传统工艺流失海外的覆辙。”徐建民说。 
   
  目前让徐建民担忧的还有一事,就是他不能继续用现在的渔场了。徐建民说:“现在的渔场是朋友介绍的,因为和租主认识,也没有签订任何正式的合同,现在由于资金紧缺,欠着人家的房租,再加上其他因素,人家也不愿意再租给我们了。” 
   
  ■前世辉煌“金鱼徐”风光300年 
   
  我国的金鱼是世界三大著名观赏鱼类之一,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而徐家也是在乾隆年间就开始专为宫廷饲养金鱼,人称“金鱼徐”,距今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我父亲10岁时,就在中山公园从事养金鱼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总理把金鱼多次赠与外国元首,父亲就是护送金鱼出国的专业饲养家。”徐建民说起曾经的风光家史滔滔不绝。 
   
  上世纪80年代初,“金鱼徐”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提供鱼种,与科学家童第周、牛满江等人共同为失传品种做培育。徐建民的父亲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却写出了一本名叫《中国金鱼》的书,是第一本记录中国金鱼发展史的专著。出于传承目的,徐建民最近也在收集资料,准备出书,书名也叫《中国金鱼》。不仅如此,徐建民还在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了“金鱼徐”的品牌,并在去年2月,成功将“金鱼徐”的宫廷金鱼养殖技术,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渔场初衷恢复宫廷金鱼珍贵品种 
   
  曾有一位日本留学生在中国开展会,展示的却是京城百姓自己丢弃的“老院门墩”,身为“金鱼徐”的第十代传人的徐建民为此尤其震惊和惭愧。为完成父亲的心愿,也为重振家族技艺,2004年,已经年近五十的出租车司机徐建民辞职来到顺义李遂镇,租了一个鱼塘,开起了“的士渔场”。 
   
  如今,4年时间过去了,数个金鱼优良品种也已经培养定型,提及“的士渔场”创业的艰辛,徐建民说:“我一直满怀希望,想把宫廷金鱼的珍贵品种都恢复起来,让大家看到乾隆爷时欣赏过的景象,这也是我办渔场的初衷。” 
   
  放眼一望,这里四周都是农田,不通网络,不通电话,也没有自来水,十分简陋。而这还是徐建民几经辗转才找到的。雇不起帮手,渔场里的所有事情就都由夫妻二人亲力亲为了,两人每天4点起床,给鱼换水、观察鱼况、筛选鱼苗、喂食。“在这里,老鼠、野猫、草蛇、仙鹤、白鹭什么都有,对金鱼都是威胁。”徐建民无奈地说,仅贪嘴的鸟群,一年就能让他损失金鱼上百条。而除出售金鱼外,徐建民几乎没有其他收入,生活仅靠妻子的1000余元退休金。 
   
  ■困境转机硕士生要养金鱼 
   
  就在记者采访回京的路上,接到徐建民的电话,得知有一位30岁的硕士生、山西太原某中学教师张治,看到网络视频介绍,慕名来到“的士渔场”。张治的父亲也是一位金鱼爱好者,十分支持他,希望他能成为宫廷金鱼养殖技术的传承人。 
   
  “我不要工资,只要徐老师能管吃管住,条件艰苦也能忍受。传统的宫廷金鱼养殖技术是值得我们去发展的事业,也许现阶段不会像在学校的工作一样稳定,但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不是每个人都能亲身经历的。”张治说。 
   
  但是,徐建民并没马上答应张治的学习要求,因为以前初来的人热情也都很高涨,但都是在中途就放弃了,而且,“这个硕士生来养鱼,有点屈才了,还是等他深思熟虑后再作决定。”徐建民说。 
   
  ■各方说法 
   
  政协委员:政府应定期资助传承人 
   
  对于“金鱼徐”的“非遗”保护,全国政协常委王耀华认为,在国外,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传承人,都具有一定的传承义务。比如在表演性质的“非遗”技能上,传承者的演出场次、培养多少继承人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另外,这些传承者会得到一定的荣誉和经济资助。政府应该定期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如遇到困难时应给予紧急救助。但法律与制度不可能规定得很详细,具体实施还要靠地方政府解决。 
   
  文化馆:只可提供展示机会 
   
  北京朝阳文化馆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工作人员张凤英说:“我们用一年时间编成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朝阳卷)》,直至现在全区共搜集整理了13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仅‘金鱼徐’的考察我们就走访了三次,分次进行拍纪录片、照片等纪实留档工作。对徐建民的遭遇我们也表示同情。”张凤英说,徐建民曾向她说过自己的处境,但文化馆也有自己的苦衷。张凤英认为,文化馆不可能帮助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只能尽量给他们提供展示和宣传的机会,而具体困难的解决还要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 
   
  李遂镇:考虑设宫廷金鱼节 
   
  而在记者就“金鱼徐”面临窘困的问题,与顺义区李遂镇取得联系时,李遂镇张镇长表示,“金鱼徐”的事情镇上很重视,他们打算在镇里建立“李遂生态园”,主要针对“金鱼徐”的“非遗”保护。“如果顺利建工,我们李遂镇也将会有自己的特色,如:宫廷金鱼节,目前正在商讨中。” 

  ■链接·“金鱼徐”说鱼 
   
  市场上金鱼多为病鱼 
   
  市场上的金鱼养不活,是因为鱼贩子在金鱼孵化还没成型,就急于去卖,卖出去的都是病鱼,而一般买鱼者也分辨不出好坏。金鱼中的优良品种,需要在20多万尾鱼种中筛选出几条符合特定基因的进行配种,定型培养至少要三年才能培养一代,所以市场上也很少有真正的优良品种。而且,市场上的金鱼大多数为坑养,所以小鱼才几毛钱一条。根本就不懂得传统养殖技术。 
   
  其实,金鱼是最好养的,它不需要氧气泵,不需要水温控制系统,即使不喂食也能活几个月,喂食多了也不用担心它撑着。一般金鱼的寿命长达20年是没问题的。养金鱼讲究良种、老绿水、饲养食、日光度,一般养鱼的都知道这些,但具体如何配鱼种、配饲料、水要绿到什么程度,就只有他家祖传的宫廷饲养秘方上有记载了。 
   
  这条红、黑、白颜色突出,体态怪异的金鱼叫三色文鱼,价值两万元。价格贵在是我定型杂交培育出的,它的体态形状就好似咱们中国的甲骨文一样品种稀有。这是从两万条鱼苗中培育出的一条,要留着配种,暂时还不能卖。

                                        南方渔网编辑:苏紫
编辑: 访问人次:3190 关键字:金鱼徐,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水族资讯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