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三晋都市报资讯:大面积的农业开发、兴建水利工程、湿地逐年减少、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使水域面积逐渐缩小。再加上人们的私捕滥捞,不少久负盛名的野生鱼类因此逐年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值得庆幸的是,7月29日,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在实地考察中,发现黄河鱼类的一个天然产卵场——临县碛口镇黄河内湾。
技术人员来到临县碛口镇北碑楼村的黄河内湾时,发现一段长约2.5公里的水草滩。当地村民称此处曾发现有黄河鲤鱼、黄河鲶鱼,最大的鱼有4公斤。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水样和标本采集,通过实地打捞,发现确有黄河鱼类存在。
专家认为,该黄河内湾就是一个天然的鱼类产卵、索饵场。“那个地方水流流速缓慢,能提高鱼卵的受精率,河底最好有鱼类喜欢栖息的礁石和水草,亲鱼交配后的受精卵可以粘附在礁石和水草上,能提高鱼苗孵化的成功率。”
近年来,很多天然水域的水生生物栖息地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电鱼、毒鱼、炸鱼、迷魂阵、布围子等有害渔法渔具,加上沿河化工、水泥、矿山等企业的排污,人为破坏了洄游通道,使鱼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适宜鱼类繁殖的环境也随之锐减。鱼类缺少“爱巢”,导致了野生鱼类资源日益减少。据不完全统计,黄河原有鱼类150多种,年捕捞量70余万公斤。目前,有三分之一的种群已绝迹,捕捞量下降40%左右,特别是黄河鲤鱼、黄河刀鱼、北方铜鱼等黄河名贵鱼类,已在不少河段绝迹。
南方渔网编辑:白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