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在该区召开的水产养殖新型纳米管增氧技术现场会上看到,在池塘塘口内多出了一些管管道道,一根白色PVC管道横架在塘口中部,PVC管道上均匀地分布着许多水龙头样的阀门,每个阀门两边都有一根长管连接到水内。轻轻拧开阀门,布在池底的管子顿时冒出细小的气泡翻滚到水面上……面对记者的好奇,汉沽农机中心主任李长青告诉记者,这就是纳米管增氧养殖新技术。
李长青介绍说,其技术原理是:采用“PVC”塑料管为通气总管,通过变径连接到高分子微孔纳米增氧管上,利用池塘底部铺设的管道,在水面的底部产生一条“V”型雾化型气泡流,把含氧空气直接输到池塘底部,从池底往上向水体补充氧气,使底部水体一样保持高的溶解氧。“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它们具有极高的能量,能通过物理作用,使被污染的水变得自然纯净,而且能提高水产品的免疫力。”李长青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纳米新技术的养殖成本每亩只需900元,却能比常规养殖每亩增产10%至15%,成本减少5%至10%。
据了解,水产养殖业是汉沽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养殖面积达3.2万亩,产量2600万公斤,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在全国居领先水平。但是在产业迅速发展、效益可观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水质、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水产品个头变小,生长速度慢,发病率居高不下,给养殖户造成了损失。大力推广新型纳米管增氧技术,将提高全区高效渔业发展水平,丰富市民的餐桌。
南方渔网编辑:白兰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