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中国质量新闻网资讯: 孟子说过:“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大概在孟老夫子眼中,这是两种顶级美味。如今,熊已跻身国家级保护动物,不得随意捕杀。那么假如孟子再世,想寻找熊掌的替代品,他的眼光十有八九要落到一个黑糊糊的家伙身上———海参。以前曾听胶东人调侃,“亚圣”多半没吃过海参。
近日,国家海参行业标准制定研讨会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科院黄海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宁波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10多位专家与多家海参生产加工企业以及大连海洋渔业协会聚集一堂,共商海参标准。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次邀请众多企业参与水产标准制定,同时也是大连、山东海参生产企业首次联手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海参又名海鼠,木肉,属于棘皮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皮厚、柔软而黏滑,肌肉发达,善于收缩,早在数百年前就被视为滋补强身,仅亚于人参的海产珍品,故取名为海参。海参的品种很多,大体可分为有刺和无刺两类,有刺的为刺参,无刺的为“光参”或“秃参”。海参在我国渤海、黄海和广东、福建沿海的浅海海底均有生长,因主要靠人工潜入海底捕捞,故数量不多。
近年来,海参产业发展较快,据统计,2007年海参主产地山东、大连的产量已经超过6.5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庞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资金进入,海参生产加工企业迅速增长。一方面创造了很多海参加工的新形态,另一方面也导致海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明显,原有的海参标准已不能涵盖日新月异的加工形态,滞后于海参产业的发展。从2007年开始,国家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受国家委托,开始研究干海参行业标准修改问题。根据国家水产标准委要求,一些拳头企业提供了制定标准所需要的海参样品和有关数据,并参与了标准修订前期准备工作。权威专家认为,海参市场发展很快,亟须规范。标准是规范的前提,大连和山东的企业对参与海参标准制定积极性非常高,说明这两个地区海参行业和企业正在走向成熟,企业参与对提高标准实操性、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将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海参产业发展迅猛,市场上海参加工形态层出不穷,现有海参标准尚未形成体系,即使已经存在的标准也是多年前制定的,严重滞后于海参产业的发展,导致海参市场执法困难,良莠不齐。目前国家要修订海参标准,可谓雪中送炭。据悉,即将出台的标准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一个系列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制定,近期还要开展即食海参、海参胶囊标准研究制定。今后,随着海参标准的不断完善,生产企业和产业协会将积极争取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支持,做好海参标准的宣传贯彻以及行业自律。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企业对标准的盼望犹如久旱盼甘霖,他们积极表态,要本着对海参行业负责、对广大消费者、对自己企业负责的态度,落实贯彻海参标准,不打一丝一毫的折扣。
现在,海参的营养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它不仅占据了宴会餐桌,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海参产业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相信有了海参系列标准的保驾护航,中国海参一定会更加吸引世界目光,“钓”到天下老饕的胃口。
南方渔网编辑:白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