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莆田市禾于水产养殖基地内,7栋4层的养虾楼房依次排开。
图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王宝杰(右)与公司负责人陈正昌查看对虾的生长情况。
冬日,兴化湾南岸的荔城区北高镇吴城村,海风凛冽。
落户该村的莆田市禾于水产养殖有限公司,7栋现代楼房依次排开,外墙上挂着“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基地”的大字。除了顶楼有大片的玻璃屋顶外,楼房外观与普通厂房并无太多不同。记者走进房内,顿感温暖了许多。乘着电梯层层向上,发现楼内“别有洞天”。
这里是福建省首个工厂化循环水“楼房养虾”基地。楼内的每层大厅,被分隔成数个深约3米的养殖池,安装有供氧、过滤、恒温等设备。工人们正在拉网兜,收获一批即将上市的南美白对虾。
“这批次南美白对虾养了2个多月,每只虾有成人的巴掌那么长。”莆田市禾于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正昌介绍道。年终岁末,海鲜市场进入销售旺季。该基地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成活率高、肉质鲜美,销售紧俏。
不同于传统的海边养殖池,“楼房养虾”是一种新型高密度养殖方式,既环保又高效。大楼旁就是该公司承包的一亩多的露天养殖池塘。站在窗边,陈正昌指着那片池塘说,这种露天式的池塘,一年只能养殖一茬,遇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还可能“颗粒无收”。在楼内养殖,室温、水池水温能常年保持在20℃以上,不受天气影响,更有利于鱼虾的生长,每年能养殖3茬到5茬。
采访当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王宝杰博士在基地开展技术指导。他告诉记者,经测算,与常规池塘养殖相比,该模式养殖密度提高了10倍以上,减少80%用地面积、95%养殖用水,单位产量耗电量减少40%以上。养鱼先养水,水质是关键。记者看到,大楼二三层均为养殖池,池中的水每日经过过滤、消毒等程序,循环自洁。清洁过的水体输送到厂房顶楼的培养池中,盖着玻璃,接受阳光照射,促进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量。微藻类还会对残留的鱼虾排泄物进行二次吸收,提升水质。水经过日晒,重新注入养殖池,水中的微藻类成为鱼虾的天然饵料,为鱼虾“加餐”。
在传统的高密度养殖模式下,水中饲料残饵、排泄物多,容易滋生有害病菌。但该基地采用循环水技术,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可控,有效防止鱼类寄生虫病、对虾弧菌病等。基地内养殖用水基本没有消耗,而且鱼虾的用药量较传统养殖方式减少90%以上。
基地还搭建了数字化养殖系统。在手机App上,水温、pH值、溶氧量等数据一目了然。若遇水质条件突变,系统将快速预警并自动调节相应指标。目前一栋楼仅配一名工人,负责查看机器、清洁水池、投放饵料等日常工作。
谈及试水“楼房养虾”的缘起,陈正昌说,他父亲早年从事建筑业,同时又是本地水产养殖大户。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得知“楼房养虾”这一产学研项目后,在研究所指导下,他们有了“探路”之举。这座养殖基地于2022年底正式落成。每栋楼占地面积430余平方米、养殖水体1350立方米。基地投用后,南美白对虾年产量达500吨,年总产值3000多万元。
新闻链接
我市立足海洋区位、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优势,积极加快推进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携手高校和科研院所,成功落地一批高质量产学研合作项目,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工厂化循环养虾项目,是其中一个项目。
眼下,莆田市禾于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积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鱼病诊断、水质检测、药残检测及饲料检验化验室,持续推动养殖技术升级,努力打造育、推、销一体化的科技型现代化养殖龙头企业。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