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双十一”已经过去,在银川市兴庆区碱富桥村的塞上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张婷的手机仍响个不停,她正忙着给银川市及周边地区的客户发货。
今年30岁的张婷曾和丈夫刘明伟在银川市做过销售、开过店,5年前,他们拿着所有积蓄回到家乡探索养殖大闸蟹,第一年因为养殖技术不成熟,他们13亩蟹塘的大闸蟹成活率只有15%左右。尽管出师不利,但当地消费者对大闸蟹的消费热情让张婷有些意外。她告诉记者,养蟹第一年,她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推销自家大闸蟹,没想到供不应求,由于零售价格高,他们养殖的大闸蟹虽然产量低但基本没赔钱,这也增强了他们的创业信心。
之后,张婷和丈夫到安徽、江苏学习大闸蟹养殖技术,更换蟹苗品种,第二年将大闸蟹养殖面积扩大到了现在的近300亩。刘明伟说,为了养好大闸蟹,除了各类渔需物资需要从南方购买,蟹塘年初种下的水草也是用冷藏车从南方运来的。他们在养殖过程中精细化管理,主打绿色无污染,养殖的大闸蟹个头大、品质好,现在一亩蟹塘的产量能达到135公斤左右。
考虑到养殖基地养蟹成本比较高,走批发销售的路子没有竞争力,张婷便通过自销来提高收益。目前,张婷和丈夫已经在银川市开了一家实体店,依托企业团购将所产大闸蟹销往北京、陕西、广东等地,还通过网络销售渠道培养了一批“回头客”。
“因为品质好,我们的大闸蟹获得了许多外地客商的认可,通过企业团购销往全国各地,走向中高端市场。我们还通过微信朋友圈、直播平台的宣传推广培养了一批‘回头客’,散客复购率高达80%以上。”张婷说,自销利润高,但对物流和售后要求更高,最初他们将大闸蟹放在网兜里卖,如今则是泡沫箱搭配精美礼盒。为确保大闸蟹的鲜活度,她每天都要和时间“赛跑”。
进入11月,随着气候变冷,宁夏本地大闸蟹的养殖季已基本结束,而刘明伟和工人忙着给大闸蟹“搬家”,让它们进入冬储大棚过冬。刘明伟告诉记者,春节前后是大闸蟹的销售旺季,当地大闸蟹冬季产量少,那时上市的大闸蟹成熟度高、卖价好,养殖效益也更好。
从走出农村到返乡创业,张婷和丈夫在家乡的土地上培育了一个新产业,他们的养殖基地带动银川周边标准化池塘及湖塘养殖1万亩以上,带动养殖户30户。回望创业历程,张婷说,她和丈夫在农村长大,尽管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对于普通农村年轻人而言,踏踏实实做好农业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该有年轻人的一席之地。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