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丁胜利,男,36岁,中共党员,内江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党支部书记。
2013年,丁胜利回村发展白乌鱼养殖产业,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2018年,创业有成的他成为村级后备干部,尽心为村民服务。
2021年,丁胜利当选黄桷桥村党支部书记,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号召力,带动当地村民大力发展白乌鱼养殖产业,推动黄桷桥村全面振兴。
凭其佳绩,丁胜利先后获得“内江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进个人”“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等称号,2022年获评省级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
有山有水有看头,好景好物好风光。市中区黄桷桥村众多荣誉“加身”: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级森林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柑橘、中药等产业方兴未艾,白乌鱼产业发展强劲,成为推动该村经济的重要加速器,全村产业年产值约1400万元。这,是村党支部书记丁胜利勇担当、勤作为,带领该村干群接续奋斗的结果。
强化引领带动
白乌鱼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加速器”
新年伊始,黄桷桥村处处洋溢着欢乐幸福的景象。水苑竹乡活动广场上,一建材公司正在进行团建活动,趣味运动会热闹欢腾,舞狮比赛喜气洋洋;食有田家庭农庄内,村民齐聚一堂,享用“家门口”的团圆饭,推杯换盏话家常;大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中,约3万斤耙耙柑正紧急采收,当天为业主带去约10万元销售收入;白乌鱼养殖池内,乌鱼不时倒腾激起粼粼水光,承载着村民致富的希望……
黄桷桥村风光
一组数据足以窥见黄桷桥村的发展成效:2021年,黄桷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约25300元,产业年产值约1400万元,过去两年,黄桷桥村分别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9万元、52万余元。
产业是黄桷桥村发展的有力“加速器”。该村累计流转土地1830亩,发展柑橘产业980亩、雷竹产业300亩、白乌鱼养殖产业200亩、中药产业约350亩,全村现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家。
丁胜利上任时,黄桷桥村柑橘、雷竹等产业布局已基本成型,白乌鱼养殖产业成为他推进村级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的新的着力点。这也是他用近10年时间探索、验证出的“致富密码”。
丁胜利是土生土长的黄桷桥村人。早年间,为求生计,他辗转云南、深圳等地,修过车,打过工,倒腾过电脑,但终归抵不过思乡之情,于2013年回到家乡。
回乡做什么?他首先想到了搞水产养殖。丁胜利的父辈曾养过鱼,家中有废弃鱼塘,技术、设施都是现成的,于是他开始养殖售价高、前景好的白乌鱼。此后,丁胜利先后流转土地70余亩进行白乌鱼养殖,并成立了瑞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达200余万元,带动周边18人就业。
发展养殖期间,丁胜利就带动了部分村民养殖白乌鱼,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成为村支书后,如何让更多人享受到白乌鱼产业发展的红利,成为他首要思考的问题。
走马上任,丁胜利组织村民开了多次会议,宣传养殖白乌鱼的好处,培训养殖方法,分享成功经验。当年就有数名村民开始利用自家闲田搞起白乌鱼养殖。
丁胜利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而更多心动却不敢行动的村民处于观望状态:“要是养死了怎么办?”“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这些担忧无可厚非,但丁胜利早就想好方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技术、销路我全包,将村民承担的风险减少到最小!”
技术方面,除集中培训外,丁胜利还邀请村民到自己的基地观摩实操,确保其掌握真本事。在村民遇到技术难题时,他还会上门指导,帮助其排忧解难。至于销路,他承诺以不低于18元/斤的保底价收购村民的白乌鱼,数量不限。
2022年,丁胜利拿出2万余尾鱼苗,免费发放到50余户有养殖意愿的村民手中。此后,黄桷桥村白乌鱼养殖产业发展到200余亩,每亩实现年利润约2万元。
做好支持、服务
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村民刘从友发展白乌鱼养殖十余亩,年产白乌鱼数千斤,年收益达到十余万元。其发展白乌鱼养殖离不开丁胜利的带动和支持,出现难题,丁胜利就是他的技术“顾问”。
“去年,我的鱼突然出现白头白尾和大量死亡的情况,就是请他帮的忙。”鱼出现了问题,没有设备、经验不足的刘从友无法判定是什么原因,便无从下手解决,心急如焚。丁胜利及时带着设备前来“支援”,检测水质、解剖死鱼,查出病因后很快解决问题,为其减少损失数万元。
丁胜利与白乌鱼养殖户刘从友交流养殖情况
“丁书记十分关心我们的发展,平时有空就来看看,交流设施、养殖方面的问题,近两年还帮我争取了合计9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据悉,近两年,丁胜利已为当地养殖户争取产业发展资金数十万元,为当地白乌鱼产业发展打入一剂“强心针”。
与刘从友交谈过程中,他还鼓励其发展农家乐,“现在村上环境好了,你家又挨着公路,让儿子学厨师回来搞农家乐,比在外奔波好!”
村民日子好了,他想大家过得更好。脱了贫的,他也带着大家一起增收。
在瑞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作的18人中,就有11人是脱贫户,在这里,固定用工每月可收入2400元,临时用工每日可收入80至100元,每年,专合社为村民带来务工收入约12万元。
村民宋荣银便是在专合社务工的脱贫户之一。她下有3个孩子,上要照顾两位老人,为了一家老小,只能留在家中,经济来源全靠丈夫务工维持。“现在我一个月有两千多块钱的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娃娃,活路也轻松,我感觉很满足。”宋荣银笑呵呵地说。
小乌鱼也可做出大文章。今年初,黄桷桥村两委依托白乌鱼产业,以“专合社+村集体”模式,打造“食有田”农文旅融合综合体,在深耕白乌鱼产业的同时,使村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周边17名村民就近就业,并创造大量临时用工岗位,达到共同增收致富。
丁胜利深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对于推动黄桷桥村其他产业的发展,他同样不遗余力。
协助举办第七届朝阳柑橘旅游文化采摘节、芍药花节和挖竹笋体验活动,主办免费垂钓小龙虾、摸鱼等活动,单日最多吸引数千人到黄桷桥村玩耍、消费;争取政策资金40多万元为柑橘业主安装围网,其中6%作为村集体收益,培育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争取水肥一体化系统项目资金,解决200余亩柑橘用水问题,即将落地280亩……在丁胜利的带领推动下,黄桷桥村产业持续扶强提壮。
乡村振兴,重在“全面”二字。在相关工作中,丁胜利带领村两委干部勇担当、勤作为:推进人居环境改造,开展“五清”行动,集中连片整治村容村貌,2021年以来累计处理各类杂物乱堆乱放60余处,集中清理垃圾淤泥8次,美化墙体90多户,安装竹篱笆4000余米;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84盏,实现全村全覆盖;建设“四好农村路”,村内路面硬化率达100%……美好的变化在黄桷桥村遍地开花,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级森林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丁胜利的心声
荣誉,对我来说既是激励又是鞭策。接下来,我将做以下重点工作:加强党建引领,培育后备力量,做好强化班子队伍建设等工作;推进黄桷桥村面貌改善,建强基础设施,实施亮化、美化、净化,让我们村更宜居宜游;加强基层治理,强化黄桷桥村道德超市积分管理,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