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棚外寒风呼啸、气温低于10度,
棚内却暖如冬日温泉,
水汽在不断蒸腾。
一把饲料撒在水面上,
一只又一只小鱼探出头来抢食。
这一幕出现在金湾区
一家水产养殖场冬棚,
为了保护冬季的鱼苗、果蔬,
抵御寒潮,
金湾区的水产养殖企业、果蔬种植企业
和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农户,
都在珠海市气象台发布强冷空气消息后,
根据金湾区各镇农技中心的指导,
采取了防寒措施。
小金了解到,金湾区农业规模较大,有水产养殖面积70809亩,蔬菜种植面积40383亩(含复种),水果种植面积44262亩,且在各镇均有分布。其中,平沙镇和红旗镇的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规模最大,平沙镇和南水镇的水果种植规模最大。
为了保护全区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劳动成果,在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指导下,各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于12月13日前后,陆续发布天气预警信号,通过微信、电话、相关网站等途径,多渠道提醒各农业经营主体做好防寒抗冻准备,并且组织相关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应收尽收,开展覆盖地膜、棚膜检查、增施暖性肥料、修整冬棚等防寒抗冻措施,同时下发《冬种作物和果蔬防寒防冻技术措施》等手册,切实减轻寒潮对农业的影响。
打好“提前量”
下好“先手棋”
12月13日,平沙南水农业工作微信群中,平沙镇与南水镇的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向100余名农业企业负责人与农户发布了防寒潮消息与指导文件。根据指导文件,群内的种植业农户们立马行动起来,准备好露地作物的覆膜、稻草和防寒剂,对设施大棚进行棚膜检查,防止大棚被强风吹毁,养殖业农户们则在鱼塘上及时搭建、修整冬棚。
除了打好冷空气来袭前及时加固设施、准备防寒物料的“提前量”,金湾区不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还早早就下好了未来几年防寒的“先手棋”。
珠海长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振彪是做了十余年虾苗、鱼苗培育的“老水产人”,他告诉小金,虾苗培育一般在上半年,鱼苗培育一般在下半年,同时每一个鱼池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都需要“休息”。为了合理利用培育车间,为未来几年内的种苗培育做准备,叶振彪正在新的培育基地内建设人工加温鱼塘和冬棚。
正在冬棚里喂鱼的叶振彪
“冬棚是比较常规的我们会提前搭好的设施,而对环境温度要求更高的鱼苗就需要室内的人工加温池,目前我们控温的方式有空气能、电能等。”叶振彪介绍道。在室内人工加温池的底部,是一个U型水管,管内有循环热水,在车间外,则是可以设定温度的恒温机,可以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从管内流出的水一开始是60摄氏度的,流到最后变成30摄氏度左右,而我们鱼苗需要的温度是在25摄氏度左右,是刚刚好的。”,叶振彪说。
室内人工加温池
在介绍过程中,来自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工程师们,正好来到了珠海长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小金了解到,每天他们都会在各个农业生产基地内帮农户解决问题,提出种养殖建议。“除了直接加温和搭设冬棚,我们还可以提高水位,把塘挖深一点,或者是增加水的盐度,这些都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工程师于方兆做出补充。
此外,对于常常调侃自己“靠天吃饭”的农业人来说,农业保险也十分重要。因此,金湾区各镇农技中心持续向农户介绍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出台的气象指数政策性农业保险,呼吁农户能买尽买,降低农户在极端天气灾害下的损失。
用好“科学剑”
打好“防寒战”
防寒潮的关键一方面在于提前准备,另一方面在于科学地使用防寒技术。据了解,金湾区有许多现代农业示范园,对于防寒潮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技术储备。
绿缘农业有限公司
位于南水镇的珠海市绿缘农业有限公司共有304亩租地,分为两期项目。一期项目主营名特优水果,主要种植绿缘无花果和绿缘葡萄,两者皆在2021年拿到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二期项目主营菜篮子项目,主要用于种植瓜果类蔬菜。放眼望去,百亩田地上,设施大棚整齐排列,防风的同时也不妨碍作物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大棚内,滴灌系统持续运作,公司总经理蔡东生满意地看着无花果的长势。
“我们主打的就是现代农业,所以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有充足的农业知识储备,应对寒潮、虫害等情况也有科学的应对方法,如果求助于农技中心,也会得到十分有力的帮助。”蔡东生告诉小金,目前大棚内有稳定的环境,与过去露天种植农作物的时候相比,有着不少优势。据介绍,若单纯依靠露天种植,则需要给农作物的叶片喷洒防寒剂,或者在中午有充足阳光,温度也较高的时候,给植物的根部灌水进行保温。“这样就很麻烦了,不如交给科技,我们今年主要就是保障大棚的牢固,并且在大棚四周围上防风膜。”蔡东生说。
夏场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然而,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条件要求,因此,同一种类型的大棚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农业产业园。12月16日,在位于平沙镇的珠海夏场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夏国建正开着电瓶车带学徒在农场间查看作物情况,一边开车,一边向学徒讲解防寒做法。
夏国建向学徒讲解防寒做法
“这一边,我们种的是阳光玫瑰葡萄和圣女果,它们是可以使用普通大棚的,我们在里面搭设水肥一体化的设施,可以很好的控制它们的生长条件,覆盖在外面的膜也可以很好的防寒防风。”夏国建说,随后他指向另一片没有搭设大棚的区域,“你看那边,我们种的是青枣,它们就不能在大棚里种了。你猜猜是为什么?”原来,青枣对于空气的流通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要架设管网设施,用钢管做支架,用密度较大的防虫网挡住一定的风,同时保持空气的流通。
青枣
“不论是大棚还是管网设施,我们都可以做很多人工的调整,给他们增加不同的功能,最终达到我们‘创三高’的目的,品质高、产量高、效益高。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大棚提供给我们发展立体种植的可能。所以为什么我们在珠海这么暖和的地方,还要一年四季利用大棚,就是这个道理。”夏国建的话语中,既有农人的朴实,又有“科学家”的严谨。
与此同时,夏国建还在农场里划分了试验区域,抽取同样品质的青枣树,一边使用管网设施,另一边则不采用防风措施,对比此次寒潮过后两边青枣的状态,做为将来的种植参考。此外,他还在对比不同的品种,看哪些品种的抗病率更高。“科学就是我们抵抗寒潮的武器,我们要用好科学。”夏国建说。
在金湾区各镇农技中心的指导下,
各农业企业和农户的防寒措施
越来越高效和科学,
打好了多管齐下
应对寒潮的“算盘”,
真正实现
从“靠天吃饭”到科学防寒!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