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尾罗氏沼虾苗“育”出千万元的年产值;岱衢族大黄鱼繁育、小黄鱼和银鲳规模化繁育、银鲳规模化繁育、马鲛鱼人工育苗、棘头梅童鱼全人工繁育等技术,填补了国内5项空白;大黄鱼、黑鲷、泥蛤等增殖放流苗种供应量占全省90%……要问象山这些数据中蕴藏的发展密码是什么?答案就是——种业的力量!
连日来,在位于贤庠镇的宁波甬港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新建育苗车间。负责人朱东敏告诉记者,车间占地1000平方米,有育苗池100个,主要用来制种。“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产业发展才有底气。”他说。
年逾五旬的朱东敏与虾打了30多年交道,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后养殖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2017年,他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引进罗氏沼虾进行育苗。凭借多年的养虾经验以及对育苗技术的钻研,第二年就育出虾苗6000多万尾,接下来的短短三年,苗种数量破5亿,实现了规模化繁育,苗种销往上海、苏南、浙北、广东等地,产值超过2000万元。
但是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并没有让朱东敏满足于此。由于技术原因,产卵繁育的种虾完全靠外地引进,为此,他奔波于各大科研所。“目前一部分种虾已经培育成功,就等车间建造完成后‘搬家’。”他表示,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后,这只虾从育苗到养成形成全产业链完整闭环。
朱东敏的经历,也是象山水产育苗行业逐渐发展壮大的典型例子。县水利和渔业局总工程师方跃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起,我县水产部门和部分渔民开始琢磨培育苗种,从育苗社到国有公司再到私营育苗企业,种类从紫菜到东方对虾再到贝类鱼类,数量从1家到10家再到18家,这条起步发展之路,象山磕磕绊绊走了20多年。
“育苗场越来越多,但苗种品类单一,尤其育苗技术薄弱,象山水产种业发展进入瓶颈期。”方跃说,“十三五”以来,我县不断壮大提升水产种业,以科技赋能推动种业变革,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三方通力协作,实现技术突围水产育苗难题,不断涌现出一些自带“科技属性”的育苗企业,位于黄避岙乡的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就是走在前列的一家。
走进该公司的育苗车间,负责人徐万土正在查看最新攻克成功的梅童鱼的保种情况。他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开始梅童鱼人工养殖研究,解决了梅童鱼孵化、繁育、养殖全过程中的水质控制、营养强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且用人工培育的亲鱼繁育出下一代,首次实现梅童鱼的全人工繁育。
“要养好鱼,必须靠科技进步。”徐万土介绍,这些年,企业与中山大学、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宁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10多家单位达成产学研合作,先后繁育出银鲳鱼、大黄鱼、黄姑鱼、小黄鱼等26个品种,成为全省海水鱼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原良种库。
良好的种质资源也为海洋资源修复添砖加瓦。面对海洋渔业捕捞资源的不断衰退,我县每年投入资金,增殖放流乌贼、大小黄鱼、银鲳、厚壳贻贝等,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海洋牧场“输血”。据悉,地产的苗种不仅自给有余,还大量向外地辐射,增殖放流苗种供应量占到全省90%。
如今,全县有规模化水产育苗企业23家,人工繁育的苗种品种40多个,达到商品化规模的10多个,年均产量300亿尾(粒),销售收入1.5亿元。
苗种产业的发展,也撬动了水产养殖的大市场。象山水产养殖面积约19万亩,占到全市三分之一左右,2021年全县水产养殖产量28.2万吨,是海洋捕捞量的三分之一多,养殖水产产值44亿余元,占到渔业总产值的40%,全产业链效益进一步提升。
30多年的水产种业发展史,也是象山一代又一代“水产人”、科研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的奋斗史。用好区域资源优势,从苗种源头入手,破解种质“密码”,以苗种繁育带动养殖产业发展。下步,我县将继续走产学研紧密结合之路,争取在育种技术、养殖模式、产业发展上形成新突破,引导苗种产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打造全国水产种业象山样板。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