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产量为174.98万吨,其中花鲈产量约19万吨,是我国第二大海水养殖鱼类。花鲈为长寿命周期鱼类,通常出售的商品鱼体长25cm~40cm,最长可达到100cm。当亲鱼鱼体达到60cm左右时,性腺开始成熟。黄渤海海区花鲈群体9-11月产卵,绝对怀卵量为30万~220万粒,产卵水温为18℃~20℃。东海和南海花鲈种群在每年12月至翌年12月繁殖,产卵水温为18℃~22℃。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海、渤海花鲈群体在南海水域养殖具有显著生长优势,能够很好摄食颗粒饲料。
一、主要养殖区域及特点
我国花鲈养殖区域较广,除了台湾省(未统计)和上海市外,其他沿海省区均有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等省区的沿海地区(图1),其中珠江口地区是我国花鲈养殖与加工主产区,年生产量占我国花鲈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广东省珠海市位于珠江口地区的咸淡水交汇处,为花鲈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花鲈养殖、加工、流通的重要城市,2019年,珠海市获得“中国海鲈之都”称号。经统计,截至2020年,珠海市从事花鲈产业的人数超过1万人,养殖户7200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家,加工厂19家。该市花鲈养殖面积达到2.6万~3.1万亩,年产量10万~12万吨,是我国花鲈最大的养殖区与加工主产区。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是“中国海鲈之乡”。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白蕉镇海鲈养殖面积超过3万亩,全年总产量约15万吨,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海鲈生产基地、交易集散中心。通过养殖海鲈,无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近年来,海鲈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大城市,还出口到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成为中国渔业的一张闪亮名片。当前,海鲈产业已形成集种苗、繁育、养殖、生产、加工、仓储、冷链、运输及贸易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白蕉新港片区正在建设“以白蕉海鲈综合加工生产基地、物流集散基地和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白蕉现代冷链物流园。随着海鲈深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品不断丰富,2009年“白蕉海鲈”成为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蕉海鲈”产业将迎来百亿元规模,有望打造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现代渔业最具地域特色、竞争力最强的品牌之一。
现阶段,我国花鲈养殖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南北接力”繁育和养殖模式:亲本主要来自黄渤海地区,在福建(漳州、宁德等)和浙江(宁波象山港)进行人工繁育,受精卵运至福建漳州或广东澄海进行孵化和仔鱼培育,中间培育及商品鱼养成主要以广东珠海为主,最后成鱼销售至全国各地。整体来讲,我国花鲈养殖业已形成了包括种质保存、苗种繁育、苗种培育、成品养殖以及加工、流通与销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二、产业存在问题
1. 苗种。目前,每年国内花鲈苗种市场需求量约为10亿尾,且需求逐年增加,但是花鲈种苗严重短缺,且质量参差不齐。我国花鲈苗种来源主要包括野生海捕鱼苗和人工育苗两种途径,野生海捕鱼苗原产于黄渤海域的野生花鲈亲鱼种群,面临数量年际波动大,亲本种鱼繁殖性能降低,野生苗种数量减少等问题。在人工育苗方面,人工苗种主要由零散的个体生产户提供,苗种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大型花鲈苗种繁育企业。此外,因为缺乏科学选育,累代繁殖之后性能退化严重。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野生苗还是人工苗,近年来,苗种质量普遍存在规格不均匀、残食严重、携带病毒与发病率高、养殖成活率低(30%~50%)等问题。
广东省是我国花鲈养殖第一大省,然而省内花鲈苗种对外依存度太高,限制了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经调查,珠海地区养殖花鲈人工苗种几乎全部来自于浙江和福建,野生苗种来自于山东,花鲈苗种的高依存度导致种源不可控、苗种质量不可控、市场不可控、运输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例如,2019年,由于苗种短缺,3公分苗价格飙升到1.5~2元/尾,斗门地区花鲈养殖空塘率一度达到5000亩以上。
2. 种质资源。国内学者利用AFLP、细胞色素b和和D-loop区序列、微卫星标记等多种方法,对我国不同海域花鲈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整体上认为中国花鲈群体间遗传变异不大。各海域群体中,广西北部湾群体可单独成群,黄渤海和东海群体可分为“北方群体”和“南方群体”两支,其中珠海群体和北方群体的亲缘关系更近。一方面花鲈养殖业部分从业者对人工养殖花鲈管理不善,导致养殖群体逃逸严重,严重污染野生花鲈基因资源;另一方面“南北接力”人工繁育与养殖的产业模式导致南北方种质资源混杂。
花鲈种质退化严重、病害增多等问题的涌现,使得优良品种的培育迫在眉睫,但花鲈遗传育种起步晚,相关基础研究薄弱,尚未建立完善的科学育种技术体系,因此,开展花鲈种质保存、资源鉴定和良种选育工作势在必行。目前,山东建有国家级花鲈原种场(山东威海裕隆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省级花鲈良种场(东营市利津县双瀛苗种有限责任公司),福建也有建有国家级花鲈良种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福鼎市),广东作为花鲈第一养殖大省,在良种选育方面与山东、福建等省份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建立本省的花鲈良种场,为广东省开展花鲈优质苗种繁育和良种选育提供硬件支持。
3. 养殖模式。我国花鲈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模式。珠海地区花鲈养殖普遍采取土塘高密度精养模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亩产量由原来的5000斤/亩提高至现在的10000~15000斤/亩,单位水体投饵也随之大幅度升高,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严重。花鲈土塘养殖放养密度高,整体养殖技术跟不上,科学养殖意识薄弱,也是导致近年来花鲈病害频发主要因素,致使花鲈养殖产业损失严重。此外,花鲈主养区域,特别是白蕉等区域养殖水体抽排过多,导致养殖区内河富营养化,养殖水体、土壤污染严重,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问题解决策略与途径
1. 做好花鲈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工作,建立花鲈种质资源库,建设省内花鲈良种场。以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共享利用”为主线,广泛收集花鲈种质材料,开展花鲈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建立广东省花鲈活体种质资源库,为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实现建设种业强省目标提供材料保障。
2. 加快推进花鲈繁殖和苗种培育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工作,稳定苗种的品质和市场供应。支持大型花鲈苗种繁育企业发展,在粤东地区等建设苗种繁育场,保证市场苗种供应量。加强花鲈生殖调控基础研究,提高花鲈繁殖科技水平和条件,改善亲鱼繁殖效率。开展花鲈苗种培育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建设,提升苗种质量。
3. 加速推动花鲈养殖模式升级,实现绿色、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国家“十四五”时期规划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水产养殖被认为是可以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产业。水产养殖的碳排放量不仅远低于其他陆生动物蛋白的生产方式,本身还具备捕碳、储碳的独特“碳汇”功能。基于“双碳”战略,在维持花鲈池塘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充分利用微生态水调控技术,改善花鲈养殖水环境,减少病害发生,提升花鲈品质,减少尾水排放;进一步开发花鲈和其他物种的多营养级混养模式,提高营养素再利用水平,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探索花鲈深水网箱养殖模式,推进海洋“深蓝”领域发展;推进“渔光互补”模式在花鲈池塘养殖中的应用,实现“渔、电、环保”三丰收;加强尾水生态处理系统研发与应用推广,实现尾水循环利用。
四、养殖前景
花鲈作为目前海水池塘和抗风浪网箱主要养殖品种,品质好,产量高,市场前景良好。我国每年出口花鲈3万吨左右,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其中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量占总出口比例的80%以上。花鲈市场从建立到逐步壮大,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配套体系、组织架构等已经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在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支撑和全国性协会的组织协调下,产业的空间布局和运作模式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花鲈的养殖技术发展至今,在养殖管理和苗种方面已趋成熟,不同养殖户的养殖方式也逐渐相同。保证产品质量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广东省内一些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正在加快筹建花鲈省级良种场,花鲈苗种生产不断向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包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在内的多家研究所、高校和企业正加快联合攻关,培育生长快、抗病抗逆强、品质优的花鲈新品种。国家有关水产养殖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带动花鲈生态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等养殖模式加快升级,实现花鲈产业的绿色、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文|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杨文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赵超 闫路路 张博 邱丽华 王鹏飞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