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西对虾产业联盟、广西虾业协会主办的“2022年上半年对虾养殖技术经验交流会”6月20日在广西钦州市召开,广西对虾产业联盟、虾业协会,主席、会长韦锡健,钦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符兰芳,养殖技术专家赵永贞、资深水产一线精英莫绍国等一众水产业界知名人士参会。在会议上,韦锡建会长指出,目前整个广西对虾养殖面积已达32万亩,但今年上半年的养殖情况不理想,尤其是传统养殖模式,养殖成功率竟只有5%左右,最好的情况也只有10%,截至目前,广西部分养殖户已经放苗4-5次,但排塘率依旧居高不下。
其他对虾养殖产区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广东珠三角一带头批冬棚虾养殖成功率最高达8成,但尾批虾则不到3成;广东台山部分区域排塘率预估普遍超7成,最高超9成,近乎全排;今年粤东地区养殖成功率同样极低,仅2成左右,粤西一带养成率也不容乐观,其中湛江区域养殖成功率最高也仅3成左右;福建地区情况相对稍好,养殖成功率在6-7成之间;往年养殖成功率令全国眼红的江苏如东地区,今年也惨遭滑铁卢,小棚虾养成率仅在4-5成之间。
在交流会中,今年广西业界公认弧菌爆发是最为严重的一年,在病害报告中所占比重也是最大。检测机构报告显示:在虾苗检测方面,检测样品93份,指标全部阴性的仅69份,阳性指标中,哈维氏弧菌7份、副溶血弧菌6份、皮下组织坏死6份、白斑病毒2份、急性肝胰腺坏死1份、虹彩病毒0份;而在病虾检测方面,35份检测样品中,副溶血弧菌高达18份、白斑病毒12份、急性肝胰腺坏死7份、皮下组织坏死2份、哈维氏弧菌1份、肝包虫1份、虹彩病毒0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对虾养殖过程中,弧菌已上升成为“广西养虾第一杀手”。
另外,今年气候异常也使养殖业头疼无比,不仅是倒春寒、龙舟水、持续低温寡照等恶劣天气使对虾养殖中病害频发,同时异常气候也导致今年南方沿海赤潮多发,从而引发对虾细菌、病毒行等病害,排塘多发。专家特别指出,今年3月份以后,华南沿海多地出现“蓝眼泪”现象,而“蓝眼泪”主要是夜光藻及海萤,即是夜光藻等引发的赤潮。虽然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不会直接危害水生动物,但其如果存在于虾塘中,会大量耗氧,同时死亡分解时也会耗氧,并产生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今年部分虾塘也出现这些情况。
而对于今年下半年的养殖,专家建议,适合自身条件的,才是最好的养殖模式,养殖户应根据自身虾塘条件,因地制宜,设计好生产规划,并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养殖方案,才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养殖重点在于:
1,鉴于今年气候及海洋情况的特殊性,养殖户在下半年应充分做好水处理,隔绝与外界的水体交换,尤其要隔绝海水。
2,购苗前一定要做足虾苗检测工作,不仅在苗场检测一次,最好再找第三方检测机构再进行一次检测,尽量保证虾苗无毒进塘。
3,投苗后的30天内尤为关键,必须注意增强对虾体质,同时保持水质稳定、菌藻平衡,才能减少应激及各类病害,随之减少用药量,最终实现“无抗养殖”。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传统养殖模式由于成功率低下,且与环保政策的方针有差异性,因此已经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但目前小棚养殖等新技术(预计今年广西将突破1万张棚)、无抗养殖等新模式也已经逐渐开始在广西扎根,未来1-2年的时间内,将是广西对虾养殖业由传统转新型的关键时期。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独家报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