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20年底,农业农村部发文指导各地着力推动水产养殖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2021年,渔用创新力装备大量涌现,水产养殖中装备使用率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促使着水产养殖进入全面装备竞赛时代;智慧渔业装备城空降杭州,用线下展览体验与线上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企业渔业装备的知名度,产品成交量等。
在过去的一年,随着新零售方式逐渐成熟,不少设备企业进军养殖板块,运营活鱼养殖加销售;海大、通威、正大等集团企业加快布局工业化养虾;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公司轮番投资智慧渔业,促使工业化养殖再次站在投资风口。
今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要从32%提升至50%的发展指标;站在新的开端,2022年工业化水产养殖及机械化发展将会有哪些转变或机遇?笔者拟定几个行业较为关注的话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雷研究员、浙江大学刘鹰教授、叶章颖教授、中国渔业协会智慧渔业分会李海涛副会长、工业化水产养殖与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陈海龙、成都通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高工罗国强、海南快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卢国兴等业内人士代表分享看法和见地。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对于工业化水产养殖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刘鹰:“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对工业化水产养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栏1提出水产养殖机械化率在2025年的预期性目标值为50%。而2020年的基期值为32%,需要增幅18%。工业化水产养殖是机械化率最高的水产养殖模式,推广工业化水产养殖是提高水产养殖机械化率的重要手段;同时,《规划》提出要实现渔业“提质增效”、“研究陆基工厂化养殖、大水面生态渔业、盐碱水养殖等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另外,在《规划》专栏4推进工业化绿色生产模式与养殖工厂中提出:研发深远海新对象大规格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工业化养殖环境工程化构建、自动控制、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全过程智能养殖装备与管控系统。工业化水产养殖的环境可控和高密度养殖的优势可以得到更好的显现,利于工业化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同时,在《规划》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提出要求,而在水产养殖模式中,工业化水产养殖是一种可以生产出100%安全产品的养殖模式,《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对促进工业化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雷:进入门槛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养殖规模、自动化生产、资源利用、尾水管控等方面,而随着小规模、少资金、无技术的从业企业退出,水产品供求关系将发生改变,相关企业如果能抓住机遇,提升技术、扩大规模、绿色优先,则将产生良好的回报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陈海龙:水产是农业的一部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对于工业化水产养殖发展加快工业化绿色生产模式与养殖工厂,集成创新一批生态型、科普型的水产品品种和生产设施,发展休闲渔业和科普渔业,渔业提质增效生产,开展水产养殖苗种繁育、遗传育种改良技术研究,研发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新品种。研究水产养殖饲料高效利用技术,推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研发推广高效特异性水产养殖用疫苗和病害控制关键技术有重要意义。
李海涛:对工业化水产养殖发展有强力的推进作用,有可能是工业化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的加快智能装备、数字化研发改造,会让工业化养殖装备设施和技术会快速成熟、普及。
水产养殖全面机械化发展,哪些装备更有研发市场或前景?
刘鹰:经过我们的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以下一些设施设备在未来有较大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王雷:数据全面采集是基础:水质、动物、环境生物、管理操作等的全面感知和数据传输装备;自动化生产是关键:投饵、进排水、喷施、检测等主要操作的自动化和精准化运维装备;智能化管控是保障:将数据分析、过程监控、自主运行、预警预报、追踪追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及其支撑装备。
叶章颖:我觉得一些能够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的作业机械装备(或叫机器人)如投饲机、起捕转运设备(含分级、计数)将有很大的需求,另外一体化尾水处理设备也是很有前景的。作为前沿研发,应该对养殖生物的行为无损监测、生物量无损测算技术和装备(机器人)加大攻关。
李海涛:目前水产养殖主要涉及到的机械有以下几种:增氧机、投饵机、吸渔机、分渔机、水下机器人、水质监测仪、水下摄像机、远程控制器等,因养殖模式不同对机械需求也不尽相同,总体分析增氧机、投饵机、水质监测仪还是排在前面且需求量大。
陈海龙: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逐渐应用水产,水质调节机械、水体增氧机械、水质监测机械、分拣渔业机械、尾水处理机械、起捕捕捞机械,智能投饵、智能信息化管理、无人水产船、水下摄像机等智能化养殖机械数量都有不错的市场或前景。
一直以来,设备企业都甚少参与养殖板块,但是新零售模式成熟后,企业开始运营养殖并开拓活鱼销售渠道,这将成为发展方向吗?
刘鹰:新零售模式成熟后,设备企业运营养殖并开拓活鱼销售渠道是一种产业发展方向,但规模预计不会太大。随着水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信息交互的便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养殖标准和规范的逐步建立,水产养殖生产对养殖管理人员的技术依赖性减弱,将更多依赖于标准化的养殖生产管理系统和设施设备的稳定运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养殖生产的可控性。在养殖设备的使用管理方面,设备生产企业较传统养殖企业的员工更为了解设备的性能、维护、管理和运行;同时,相对设备的生产销售的经济效益而言,水产养殖的利润更大,周期更短,会有一些设施设备生产企业为了更高的利润而主动选择自己运营、或者与相关投资主体联合开展养殖生产活动。
王雷:未必。考虑到专业化要求和专注化发展,除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外,采用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开放式发展模式或许更有竞争力。
叶章颖:我认为是一个方向,也有一些知名养殖和饲料企业开始布局工厂化养殖(包括相应设备开发),这一方面也提醒了搞设备研发和生产部门要和养殖生物密切结合,毕竟设备是为了养殖服务的。
李海涛:全面机械化养殖后,水产养殖和活鱼销售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但对设备企业不一定是好的发展方向,因为水产养殖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跟其他行业的运营模式不太相同,需要有专业人才和相应的管理方式才能实现稳定盈利、需要看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源才能决定。
卢国兴:借鉴畜牧业的发展,回归水产行业的本源,养殖是个根本,无论是饲料、动保还是设备,都是围绕着养殖提供服务的,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在做全产业链探索,尤其是养殖端和最后一公里的探索,虽然有不少案例还在摸索中,但成功是迟早的,前期的投入会享受到先驱者的红利的。
关于水产行业的未来畅想
罗国强:构建一种高效生态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循序渐进推进我国渔业工业化养殖进程,有效促进中国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向现代渔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2022年,模式为先。
工业化养殖的基础是设施渔业。相较于中国传统水产养殖,设施渔业是不同程度地增加养殖生产中人工干预能力。每一种人工干预能力都涉及到投入成本与效率的关系。“可控、精准、稳定”是设施渔业的典型特征,而达成“集约化、连续性”生产,获得更高的单位投入产出(产能利用)效率才是工业化水产养殖降本增效的内核。从规划设计开始,工业化生产的流程应贯穿于整个产业链条,并根据市场需求、养殖品种特定生长发育阶段需求、人工干预成本效率等多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开展渔业工程设施、装备建设投资,完善配套应用技术和管理措施,形成完整先进的工业化养殖生产模式。
通威股份倡导的工业化生产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标准化的封闭式RAS育苗系统建设为引领,根据不同资源环境条件和需求,按照“室内外养殖接力、多阶段序批生产”理念配套工程化设施渔业建设,构建集约化高效高品质水产品生产系统和养殖尾水分层级多级利用的生态系统,最终大幅度提高设施渔业生产效率,走向现代渔业工业化生产模式。
2022年企业发展的机遇有哪些?
卢国兴:对于我们做水产数字化服务的创业企业来讲,2022年虽依然面临这各种挑战,但也面对的众多机会,新技术的革新正让水产养殖这个传统行业逐渐享受到技术带来的红利,对于我们小企业来讲,把新技术导入传统行业,让水产变得更简单更稳定是我们认为不错的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