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有了“保护伞”,养殖户吃上“定心丸”
发布时间:2022/1/21 9:29:11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黄正丽
我来说两句(0)
核心提示:大闸蟹有了“保护伞”,养殖户吃上“定心丸”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三九寒冬,眼下正是海带苗最为脆弱的时候,也是恶劣天气最为集中的季节。在山东省荣成市爱莲湾海域,成山鸿源水产公司的养殖工人们却顶着严寒出海了。该企业办公室主任卢胜强向记者解释:“夹苗作业刚结束,就赶上了一场寒潮天气,风浪破坏了很多海带苗,得赶紧补苗。”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每年海带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对这里的海带养殖户来说,每年11月份开始在养殖区夹苗,至次年4月份开始收获。这期间最怕的就是大风。风浪意味着减产,就需要雇佣工人出海补苗,而人工成本并不低。“好在有农业保险!”卢胜强这句话说出了众多养殖户的心声。他所在的企业为9000多亩养殖海域投了“藻类养殖风力指数保险”,支付了12.86万元的保险费。截至去年11月份,保险公司的理赔款已经超过了保险费。随着养殖技术和品种的改进,诸多养殖难题被逐步攻克,但极端恶劣天气无法控制。而涵盖海带、紫菜、裙带、龙须菜等经济养殖藻类的政策性“藻类养殖风力指数保险”落地荣成,为海藻养殖企业构建了海藻产业生产风险保障。正如卢胜强所言,“这个保险,解决了我们公司的一块心病。”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不断加大农业保险创新,保障广度、深度进一步拓展,风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据悉,2021年奖补险种达到60个,加上省级以上政策性险种23个,共计83个险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处长冷彩凌介绍,在省农业农村厅大力推进下,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山东农业保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多元化、跨越式发展,不仅涵盖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还涉及多种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去年11月26日,因异常天气影响而遭受损失的东营市大闸蟹养殖户张克华拿到了保险理赔款,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张克华说:“以前靠天吃饭,遇到灾害天气损失惨重,只能自己硬扛着,现在有了保险,心里可有底了。”记者了解到,张克华是当地最早一批投保户,他给自己的222.4亩水面上了保险。作为东营市开办的首个地方特色水产品保险品种,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让养殖户投入最少的保费,获得更大的保障。据了解,为充分利用保险工具分散风险,增强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东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大闸蟹养殖保险,降低养殖户经营风险的同时,每年还列支专项资金,对投保养殖户进行补贴。东营市垦利区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琦向记者介绍,大闸蟹养殖气象指数保险是政策性保险,缴费按照“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方式,大闸蟹养殖户仅需要拿小部分资金,市财政、区财政拿80%的资金,保险期限覆盖黄河口大闸蟹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全时间段。东营市垦利区大闸蟹养殖面积达6万余亩,作为试点,2021年大闸蟹养殖气象指数保险完成承保面积10354亩。这意味着当地17.3%的大闸蟹有了风险“保护伞”。这让张克华的心里变踏实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了农业保险的支持,这位养殖大户走得越来越有底气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