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大水面渔业生态功能,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大水面实现生态渔业覆盖率100%,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40亿元。
湖泊、水库、河流、采矿塌陷区水域、湿地公园等大水面,是我省淡水渔业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我省大水面水产品产量9.9万吨,水产品总产值18亿元。但渔业资源衰退压力不减、产业体系不够完善、生产方式与经营模式落后、科技支撑还有待加强等问题同时存在。
《规划》按照“生态优先、合理利用、因地施策、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渔业发展现状,明确全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按照“四区、两型、一链”进行布局,持续优化全省渔业生产结构。
“四区”中的鲁东低山丘陵大水面增养殖区,是全省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区域,其大型水体多以保障居民生活用水为首要功能;鲁中南山地丘陵大水面增养殖区,是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名特优鱼类的重要产区和大水面渔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区域;鲁西南大水面增养殖区,是全省重要的淡水渔业生产基地,具备发展生态渔业、净水养护及休闲渔业的良好条件,同时具有供水、航运、灌溉、防洪、旅游功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潜力较大;鲁西北沿黄平原大水面增养殖区,具有供水、灌溉以及旅游功能,具备发展生态渔业和休闲渔业的良好条件。
“两型”是指净水养护型和生态渔业型。前者范围内禁止一切设施性、投饵性、施肥性水产养殖生产活动,原则上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增殖渔业等;后者范围内禁止开展无序的高强度渔业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允许原住居民在不扩大现有规模的情况下适度保留生活必需的基本养殖生产,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等。
“一链”即大水面生态渔业产业链,实施水产品精深加工、多业态休闲渔业以及渔业品牌培育等重点工程,延长大水面生态渔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根据《规划》,山东将重点实施优良苗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大水面生态增殖渔业工程等七大工程。到2025年,大水面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实现充分融合,渔业对水域生物资源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明显提升,创建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基地10处,基本实现环境优美、产品优质、产业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记者 王鹤颖 毛鑫鑫)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