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会大沙以党建、技术、金融“三大赋能”为抓手,助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受访者供图 今年以来,四会市大沙镇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5.9万亩水产养殖资源实际,以党建、技术、金融“三大赋能”为抓手,推动传统农业全面转型升级,助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1—11月,全镇水产产值13.29亿元,同比增长10.65%。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139元,年均增长8.35%。 党建赋能 “散户”组团发展成“大户” 坚持党建引领,是大沙镇加快产业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法宝。该镇成立水产协会党支部和三个水产协会分会,由德高望重的乡贤、村支书及具有成功养殖经验的大户担任支部委员。 由党支部委员牵头,进一步细化协会分工,根据13个村不同特色制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形成了加州鲈鱼、黄骨鱼等优质水产品为主,四大家鱼为辅的多样化养殖产业格局,逐步构建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产业化的养殖体系。 “自大沙镇水产养殖协会党支部成立以来,我们由原来的散户模式到组团作战,志同道合的养殖户们一起探讨水产养殖的经验和方法。”陈冲村党支部原书记黄国胜就尝到了党建引领渔业革命的甜头。 在大沙镇党委、政府引领下,目前岗美村国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已被纳入2020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陈冲村鲈鱼养殖已被列入2021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 技术赋能 数字科技“授之以渔” 养殖技术的高低,是决定养殖户能否扩大发展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年初,大沙镇党委、政府大力推广数字化养殖技术,提出全年打造“万亩数字化水产养殖”目标,希望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引领水产养殖走上了品牌化、标准化的快速发展道路。 截至目前,大沙镇现已安装智能化养殖设备348套、养殖高位池146个,已完成10350亩数字化养殖鱼塘打造,超额完成目标。2021年组织专家举办数字养殖技术培训4次,先后到何氏水产、通威、梁氏水产种业、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参观学习,为全域推广数字化水产养殖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得益于今年大沙镇推广的数字化水产养殖技术,大沙镇岗美村马国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大沙镇水产养殖协会会长马国斌每天通过手机就能掌握鱼塘情况:水温有了“智能管家”,渔业饲养能“机械换人”,健康情况“实时把脉”,产品可以“触电”打开大市场…… “与传统的水产养殖相比,数字化养殖更安全、节能和便于操控,产值收益也更高。”马国斌说。 金融赋能 助力水产养殖提档升级 水产养殖作为大沙镇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鱼塘面积达5.9万亩,许多养殖户都期待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扩大养殖规模,引入数字化技术提质增效,但大都卡在了第一步:资金不足。 为破解养殖户转型升级的资金难题,大沙镇积极与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先后组织邀请农行、邮政银行等到产业合作社实地调研,积极争取金融资金。今年8月,大沙镇获农行四会支行授信30亿元,9月8日又获邮储银行四会支行授信20亿元,授信额度位居四会各镇前列。 大沙镇当地一家水产合作社前期获得了农行授信的30万元额度,但由于对申请手续不了解,一直未能申请。大沙镇农业农村办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便主动对接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提供金融服务,仅1个星期就协助完成了该合作社的全部审批和贷款发放。目前,该合作社已将贷款款项全部用于现有数字化技术设备提升改造,有效带动附近130多户养殖户进行规模化和科学化养殖,促进村民增收。 今年8月至10月,仅农行四会支行就向大沙镇135户养殖户发放了2800万元“惠农e贷”贷款,向3家小企业发放普惠贷款934万元,发放贷款总额位居四会市各镇首位。 播下数字种子的鱼塘生机勃勃,插上数字翅膀的农特产远飞他乡。接下来,大沙镇将坚持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力量,通过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赋能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