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滇池土著鱼保护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开展银白鱼人工驯化研究。供图
今年9月底,10万余尾银白鱼鱼苗被放归滇池,这也意味着滇池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有了实质进展。从濒临灭绝到10万余尾鱼苗放归滇池,这是昆明市滇池土著鱼保护研究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多年来,这个15人的团队攻克环境、技术等难题,主要开展滇池濒危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为滇池土著鱼资源恢复奠定了基础。
“养鱼跟养孩子一样”讲究
银白鱼是滇池特有的土著鱼,受生态环境变化影响,近30年来几乎绝迹,被列为濒危物种、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鱼类。2013年,在一次常规滇池渔业资源调查中,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一堆红鳍原鲌中发现了一条未见过的“白鱼”,经过鉴定后确认是已濒临灭绝的银白鱼。
为恢复土著鱼类,保护物种资源,研究所成立团队开展人工驯化研究。昆明市滇池土著鱼保护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肖勇表示,驯养一个濒临灭绝的品种是个苦活。为了收集资源,研究人员的工作地点搬到了野外,当发现银白鱼踪迹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风吹日晒是真实工作写照。“资源收集很多时候都在滇池水面上开展,要克服晕船,冬天风浪大的时候,衣服基本上都会被溅湿。加上银白鱼容易死亡,因此需要在水里完成充氧等工作,手经常被冻得僵硬。”肖勇说。
经过4年努力,科研人员摸清了滇池银白鱼的生活习性。2017年,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牵头组建了昆明市滇池土著鱼保护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对银白鱼的生物学习性、人工繁殖技术和苗种培育技术开展研究。当年,团队在野外找到13尾野生银白鱼,开始利用野生亲本开展人工驯养和人工繁殖,繁育出近3万尾水花鱼苗。
在位于晋宁柴河水库旁的繁育基地,工作人员只要端着饵料敲一敲池子旁的钢管,鱼苗便往声响处游动。肖勇说,这就是银白鱼人工驯化后的表现,通过改变其食用饵料、喂食方式,这些鱼的“野”性消失了。经过训练,每到固定时间或听见池子边有声响,银白鱼都会闻声而动。“养鱼跟养孩子一样,什么时候喂什么料都有讲究。例如每个培育池中不同生长阶段的银白鱼吃的鱼食也不同。最小的鱼苗吃丰年虫,稍大一些的吃鱼食,但不能直接喂,要软化后再投食。”
将拓展云南省土著鱼繁育研究范围
驯化成功后,大规模人工孵化是团队开展的重点工作。在晋宁繁育基地,为了给银白鱼提供恒温生长环境,拥有数个鱼池的大棚里温度基本都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夏天在里面不到5分钟便已汗流浃背,而科研人员一待就是一天。肖勇表示,当需要下水拉网时,身穿厚厚的防水工作服站在水里,腰部以下的身体是凉的,水面以上的部分又很闷热,备受煎熬。
白天的工作结束后,晚上也不能闲着,科研人员需要关注鱼池的变化,当鱼缺氧时要及时加水、物理增氧,避免鱼苗死亡。天气突变的时候要尤其注意,有时池水上下交流,下部有毒物质会向水面扩散,发现不及时就会造成损失。
为科学开展孵化工作,2017年以来,团队通过学习,陆续建起了现代化设备。例如,空气泵在充气增氧的同时加注新水,能使缸内形成微流水状态;显微摄像成像系统方便检测水生生物;繁育缸、繁育箱、充氧设施、清洗设施等方便开展繁育研究。
目前这个15人的团队已扩展银白鱼亲本群体600尾,2019年12月向滇池增殖放流3500余尾银白鱼,对200尾二龄鱼种进行体外标志,方便跟踪了解放流银白鱼在滇池的生长情况;今年9月向滇池增殖放流10万余尾银白鱼,对3万尾做了荧光染色标记。
肖勇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开展银白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攻克人工繁殖、种苗培育过程中的技术难关,进一步完善人工催产、人工孵化、苗种培育技术和方法,促进人工繁殖技术的稳定与进步,提高受精率、孵化率。同时,拓展云南省土著鱼繁育研究范围,全面保护土著鱼类,恢复水域生态环境。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