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强国守初心,恪守师德育新人。在上海教育系统,有这么一群教师,他们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用执着与激情讲述教育故事。
他们精心施教,把青春年华奉献给特殊教育;他们潜心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他们瞄准“卡脖子”问题,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贡献智慧;他们是讲台上的“大先生”,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用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为学、为事、为人”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为2021年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优秀教师楷模喝彩!
上海海洋大学王成辉老师
踏荒漠,上高原
点燃西部渔业之光
进渔场、下池塘
谱写河蟹产业新篇章
王成辉,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鱼类和河蟹的种质资源与种苗工程研究20余年,较长期在生产单位从事较为艰苦的野外试验工作,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科研成果在产业上创造出显著的效益。
踏高原荒漠,燃渔业之光
亚东鲑鱼是西藏自治区亚东县的特有鱼种,属于自治区二级野生水产保护生物。由于“高海拔”、“超低温”、“受精卵奇少”、“孵化期超长”、“驯食成活率偏低”等原因,亚东鲑鱼未形成有效产业。自2015年以来,针对技术缺乏和人才匮乏等制约亚东鲑鱼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王成辉教授在学校党委的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下,以“扶贫先扶智,兴业先兴技”为指导思想和总要求,先后27次深入西藏亚东县的生产第一线开展了亚东鲑鱼人工规模化繁育的科技攻关与人员、技术培训,最得了显著成效,攻克了亚东鲑鱼的亲鱼培育、催熟促产、人工授精、控温孵化、苗种培育与成鱼养殖等关键技术;指导建成了1个亚东鲑鱼繁育基地、4个苗种培育基地、5个工厂化车间和1个成鱼产业园,使亚东县成为国内鱼苗产量和养殖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单个鲑鳟鱼类产业化基地;为亚东县培养了7名技术骨干和50名鲑鱼养殖合作社成员;发展起了亚东鲑鱼产业,带动亚东县3个乡镇4个村(居)849户、2343人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6户、442人,使亚东县成为西藏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县。王成辉教授助力亚东鲑鱼的产业化之路,是成功探索形成的“建成一片基地、攻克一串难题、传授一套技术、培养一批人才、支撑一项产业、脱贫一方民众”的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之路。
除西藏外,王成辉教授还进行了新疆额尔齐斯河特种鱼类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将新疆冷水鱼类推广至全国20余个省市区进行养殖,带动了新疆本土和内地对额尔齐斯河特种鱼类的开发利用热潮,相关成果两次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成辉教授为塔里木裂腹鱼的人工繁育与资源保护四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技术负责人,为青海门源县冷水鱼繁育基地建设提供从场地选址、建设方案、技术路线等一整套技术服务,使其成为青海省内第二大生产、销售鲑鳟鱼苗种的基地。
梦系产业,蟹行天下
王成辉教授围绕河蟹产业的“种”和“养”两大核心问题,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从种质研究、创新和应用三级实施层次进行了原始和集成创新与应用,查明了中华绒螯蟹的种质特性,建立了种质鉴别技术,建立了国际上覆盖范围最广、群体和样本数量最多的绒螯蟹种质数据库;创建了“系内群体选育+系间配套杂交”河蟹配套系育种技术,选育出的中华绒螯蟹“江海21”品种具有生长快、步足长、额齿尖、形态好等特点,在产业界享有“大长腿”之美誉,结束了上海长期以来河蟹有种源无良种的尴尬历史,实现了上海河蟹从种源向品种的历史性跨越。王成辉教授作为上海市中华绒螯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专家,带领团队成员开创了上海和全国生产优质清水大闸蟹的局面,促进我国河蟹产业走科技养蟹、质量兴蟹、绿色强蟹、品牌促蟹的新型发展之路,推动我国河蟹产业从“大养蟹”,到“养大蟹”,再到“养名蟹”的发展新历程,相关成果获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师生情,融于水
王成辉本着与学生是工作上的伙伴、生活上的朋友、学业上的师生这一理念,将实验室和课题组看作为一个寺家庭,以家长的角色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不仅在学业上进行传授,更在为人做事上予以指导,力求学生在求学期间学好书、做好人,铸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长期与“水”打交道的老师,王成辉教授教导学生要向水一样平凡,但又奋斗不息;像水一样平实,却又内蓄千钧。王成辉教授与学生的情谊看似像水一样平淡,但又源远流长。学生说到:“王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家长,更像我们父亲。”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