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水瓢敲打木桶的声音,黄壳鱼会闻声而来;将手伸进育苗池内,鱼苗会蜂拥而至来“按摩”;瓜子洒到成鱼池塘,黄壳鱼就会欢快的围在一起“嗑瓜子”……黄壳鱼的这些生活习性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临沧市镇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鲁开勇和同事却早已习以为常。
二十余年前,因黄壳鱼营养丰富,备受广大群众青睐。随着时间的推移,镇康县南捧河黄壳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黄壳鱼的种群数量也随之减少。经过鲁开勇和同事的不断努力,不仅成功驯养了野生黄壳鱼,还实现了黄壳鱼的人工繁育,进一步保护了鱼类种质资源。
【驯养】
累计驯养成鱼10000余斤
鲁开勇是地道的临沧市镇康县人,从参加工作第一天开始就从事镇康县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二十年来,鲁开勇一头扎在黄壳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上。可以说黄壳鱼从人工驯养到人工繁育成功,都离不开鲁开勇的坚持和努力。
黄壳鱼保种驯养繁育基地成立之初,由于没有种鱼,鲁开勇带领团队跑遍镇康县各条河流、水库进行捕捞,并开始人工驯养。“因为当时也没有任何技术人员来指导,自己也不会,所以只能请教身边养鱼的渔民。在他们的养殖基础上,不断摸索养黄壳鱼的方式。”鲁开勇说。
驯养期间需要捕捞收集种苗,在一次捕捞种苗时,鲁开勇还未满一岁的儿子突然发高烧送到医院,他也只是在医院陪护到儿子烧退后便匆匆赶回了种苗基地,就仅仅是因为黄壳鱼种苗的捕捞期只有短短几天,错过了又得等一年。经过多次捕捞收集种苗,如今已成功驯养且养成了成鱼。“目前最大成鱼已达10余斤,累计驯养成鱼共10000余斤,为黄壳鱼的人工繁殖试验提供了充足的种鱼资源。”鲁开勇说。
【繁育】
下塘成活率达到了90%
2005年,镇康县南伞镇户育村建设了黄壳鱼人工繁育基地,这也意味着黄壳鱼进入人工繁育研究工作阶段。2011年,人工驯养的黄壳鱼已达到性成熟,鲁开勇和同事们开始了黄壳鱼的人工繁殖试验。
“由于黄壳鱼生长环境对气候、水温、水质等要求都极为苛刻,所以人工繁育研究屡次失败。”鲁开勇说。为研究黄壳鱼的生物学特性,不仅查阅了大量资料,还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实验数据做了详细记录。在人工繁殖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工催产,这就需要捕捞和挑选亲鱼。在捕捞和挑选亲鱼期间鲁开勇亲力亲为,为了挑到条件优渥的亲鱼,鲁开勇在池塘里一泡就是四五个小时。挑好亲鱼后,还要配药、打针,加班加点地做好观察和记录。在黄壳鱼繁殖季节这样的工作每天都重复进行,直至繁殖季节结束。通过反复多次的人工催产实验,鲁开勇熟练掌握了激素的运用以及药对鱼起作用的效应时间,把对黄壳鱼的催产率达到了90%以上。
“人工授精过程只能在吃饭的碗里进行,用大鹅毛进行搅拌,力量和技巧必须适当才能确保鱼卵能更好地受精。”鲁开勇介绍。由于条件有限,最开始的人工授精和孵化,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
终于,鲁开勇和同事克服种种困难,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总结经验,于2012年获得了第一批黄壳鱼人工繁育实验的成功,并让黄壳鱼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达到了80%以上,为进行黄壳鱼子代鱼苗人工的培育提供了充足资源。
成功脱膜后的鱼苗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平游,平游后还需要每天投喂豆浆和咸鸭蛋。在这期间,鲁开勇还要观察鱼苗是否缺氧、水温是否变化、有无病害等,忙的时候,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如今,鲁开勇繁育的黄壳鱼下塘成活率达到了90%,且每年可获得子代种苗10余万尾。
【推广】
实现产值4000万元以上
“和黄壳鱼打交道这么多年,都有感情了!长期的陪伴就像亲人一样,尤其是育苗比照顾小孩还要复杂许多。”说话间,鲁开勇细心的查看着鱼苗的长势,检测着育苗池的含氧量。
由于黄壳鱼生长环境对气候、水温、水质等要求都极高,所以每天定时对育苗池进行测温、测水质、测含氧量等监测是水产技术推广站每天的规定动作。因此,这些年来,鲁开勇和同事吃在基地,住在基地,每天都要保证有一个人坚守在基地里,偶尔遇到暴雨天气突然断电,要在断电20分钟之内接通保障用电才能够确保鱼苗成活。
鲁开勇告诉记者,每天喂食的时候,黄壳鱼听到水瓢敲打木桶的声音会闻声而来;将手伸进育苗池内,小鱼苗就会蜂拥而至来“按摩”;瓜子洒到成鱼池塘,黄壳鱼就会欢快的围在一起尽情“嗑瓜子”……这些生活习性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鲁开勇和同事却早已习以为常。这二十年来,鲁开勇和黄壳鱼之间已习惯了彼此,日复一日的相处,让鲁开勇对黄壳鱼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致力于此项研究。
2019年,镇康县农业农村局积极与企业合作,由企业进行黄壳鱼的养殖推广。目前,镇康县人工繁育的黄壳鱼子代鱼苗除了在县内养殖外,已推广到云南省农业大学科学试验基地、临沧市凤庆县、沧源县、双江县、永德县。通过在小湾库区网箱和沧源、镇康、双江的池塘应用推广,获得网箱养殖年产量达100多吨以及池塘年产110多吨的规模产量,实现产值4000万元以上。
有一盘帐鲁开勇心里面算得很清楚,黄壳鱼人工繁殖已获成功,但要很好地把其开发成商品鱼,走到千家万户,成为镇康县自己的品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正在积极推动镇康黄壳鱼的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及技术专利的申报,并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和招商引资,引进养殖企业在镇康安家落户,带动当地养殖户共同致富。
【生态】
野生黄壳鱼数量保持在1000万尾左右
“你们要深深地游,平平安安地活着,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还能看得见你们。” 鲁开勇和同事一边进行增殖放流一边“嘱咐”着鱼儿。每次增殖放流时,鲁开勇都会都会对黄壳鱼“碎碎念”。
为了让鱼儿尽快适应野外环境,增殖放流之前,鲁开勇和同事都会提前在饲养池做拉网训练,然后用氧气袋放好鱼苗,到了投放的河流再将装有鱼苗的氧气袋放置在河流中使氧气袋中的水温和河流水温保持一致再进行增殖放流,确保鱼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
“即便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但还是担心鱼儿不能够很快适应野生环境,还是很舍不得,但是想到能够增加保护区内黄壳鱼的种群数量,让后代能够看到我们的本地黄壳鱼,还是倍感欣慰。”看着渐游渐远的鱼儿,鲁开勇眼中满是不舍。
据介绍,近年来,通过实施黄壳鱼的增殖放流及保护,目前南捧河国家级黄壳鱼水产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野生黄壳鱼数量保持在1000万尾左右,有效地保护了黄壳鱼野生种群资源,维持整体的生态平衡,保证生物的多样性。
除了黄壳鱼的繁育工作外,鲁开勇还开始做起了其他土著鱼,如大刺鳅(镰刀鱼)、云纹鳗鲡(蛇鱼)、巨魾(面瓜鱼)等人工驯化养殖工作。“要努力使这些当地濒临灭绝的鱼类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和有效开发利用。”鲁开勇说。
新闻多一点
黄壳鱼,镇康县本土独有的一种鱼类。属于鲤科四须鲃属,体形似鲮鱼,成鱼体形较大;生活时体色为纯金黄色,鳞片较大,侧线鳞为黄色,水中观察呈一黄色纵带;口次下位,吻圆钝,吻端光滑;眼睛下前方有时有白色疣粒,排列不规则,稀密不均;须2对,较发达;尾鳍叉形,上叶稍长。
鱼体内营养物质丰富:含蛋白质高、粗脂肪、脂肪酸、维生素C和人体所需的钙、锌、铁、镁、磷等矿物质微量元素,鱼鳞富含钙和胶原蛋白可以食用。
主要分布在南捧河主干流镇康县南捧河黄壳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勐捧河、勐堆河、南捧河、凤尾河、劝桥河等众多南捧河的支流中。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