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增加值为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取得了大丰收。这无疑是在明确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继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另外,国家统计局在解读数据时也明确指出,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显著,清明、“五一”、端午假日因素带动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1.7%,拉动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而单对于白虾及石斑而言,受电商推动、节日效应、疫情反弹、病害爆发等因素叠加影响,今年上半年期间,各自也均是既有突破历史高价的高光时刻,也有长时间持续低迷的阶段。
【白虾】
今年上半年期间,虾价最“逆天”的阶段,无疑是在春节前后的一个月内。在2月份期间,各大电商联手推出“年货狂欢节”,直接推动白虾销量激增,多地虾塘抢购激烈,甚至出现几辆车围着一口塘竞价的景象,就算是50头规格的白虾,塘头价也一度逼近30元/斤,30头规格的也超过45元/斤,个别地区甚至靠近50元/斤的价位。不少养殖户表示,就算是对虾因为病害问题质量不好也不要紧,只要表示有出虾意愿就不缺收购商,60头出问题的小虾,收购价也会在24-25元/斤,10亩塘就能发财的例子比比皆是。也有部分苗场负责人笑称,由于今年初虾价的历史性飙升,导致养殖户投苗积极性激增,且春节期间就开始投苗的人数也远超往年同期,这么景气的情况在往年很少见,今年早造虾苗没有多少竞争性,降价促销那些手段根本用不上。
尽管在元宵节过后虾价就开始呈现出持续回落的情况,但今年上半年期间按总体而言,仍是要好上不少。最近6-7月是近期虾价最低的阶段,各地40头规格的白虾塘头价一般都在20元/斤的水平线附近徘徊,50头的在16-19元/斤不等,且基本都是呈现出低位起伏的走势,已经算是止跌企稳,很难再有明显的下降幅度,而上述的两个大致价位离养殖成本线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养殖户每斤虾还有3-5元不等的利润,比去年同期跌至成本线附近(40头16元/斤、50头12-13元/斤)要好上不少,如果上半年中的高价阶段,对冲目前的低价阶段,养殖户的利润远比去年同期要高。湛江一带有养殖户坦言,和去年不同,如果说去年养出来的虾还有卖到亏损的情况,要依靠下半年的获利去弥补,那么今年养得出虾就是纯赚,只是前期赚得多,后期利薄一些。
【石斑】
而今年上半年期间,石斑的情况与白虾相比要稍微好一些。今年1月份,珍珠斑价格总体较为糜烂,1-2斤规格的塘头价仅在28-30元/斤的范围内,但在进入2月下旬后,由于养殖户投苗较少,成鱼出现大面积供应紧张的局面,鱼价开始一路上涨,同样是1-2斤规格的珍珠斑,塘头价已经迅速涨至40元/斤左右。养殖户表示,3-5月份期间中鱼最为稀缺,小鱼出塘如果夹杂部分中鱼,价格可以更高,中鱼比例越高鱼价就越高,因此在3月份开始,珍珠斑价格就已经有几次冲破50元/斤的价位,最高可以去到55-56元/斤。且由于货源紧张的情况不断蔓延,华南所有石斑产区鱼价均在飙升并长时间持续高位运行,一直持续至“五一”过后,鱼价才开始逐渐降温,至目前为止,各地1-2斤规格的鱼价基本都保持在33-35元/斤的范围内。
数据显示,上半年石斑表现总体要比白虾理想,不仅高价期持续3个月左右的时间,且就算到目前,虽然需求较淡、市场走量不大,但鱼价总体仍较坚挺。业内分析,投苗养殖一年时间的石斑规格可达1.6-2斤,今年的成本涨至22-23元/斤,但目前的价位仍普遍在34元/斤左右,因此利润空间未被压缩太多。且今年与去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今年石斑基本没有出现滞销烂市而导致出现养殖亏损的情况,而去年已有不少养殖户每斤鱼亏损3-4元。可以说,但以上半年的情况而言,石斑养殖户获利总体要优于白虾。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独家报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