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水产行业的处境不容乐观。2月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报告《2019冠状病毒病对渔业和水产养殖粮食体系的影响》称,2020年全球水产养殖产量估计减少1.3%。这是该数据多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开春之后,新一年的养殖即将展开,我国水产行业又该如何应对这一新情况呢?为此,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崔和会长接受CCTV-17记者采访,解读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分析中国水产品市场走势。
CCTV-17: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称全球水产养殖量下降1.3%,是一个什么概念?
崔和:
FAO近期发布的报告介绍了全球水产养殖产量下降1.3%,这意味着全世界养殖水产品的产量下降了80-100万吨左右,但实际上,除了养殖水产品外,捕捞水产品的量也在下降。
CCTV-17:
这么多年,产量是第一次下降么?
崔和:
是的,完全是疫情导致的水产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的下降。从养殖来看,主要是投苗、饲料运输、及时出塘等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整个渔业生产周期被打乱。捕捞方面,渔获物从港口到卸载,再到市场流通也都受到了影响。
CCTV-17:
也就是说,虽然比例是下降1.3%,但是实际的量不是很大,这种情况是否会造成餐桌的鱼涨价?
崔和:
因为疫情影响的是整个消费,所以下降的这个量还不会造成价格的大幅波动。但实际上,对渔民等生产者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比如说鳗鱼,它售价最贵的规格是一公斤五到七条 ,但由于不能及时出塘,可能长到一公斤3条(人们统称为菜鳗),这期间需要投喂大量的饵料,但个头越大越不值钱,言外之意,对渔民来讲是有损失的。
CCTV-17:
2021年水产品市场将面临哪些挑战?
崔和:
挑战可能来自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仍是疫情的不确定性。
从2020年国内水产市场的情况看,以国内市场为主销售渠道的品种受到的影响要低于专门出口的水产品;以商超、市场等为目标市场定位的品种受到的影响,要低于以餐饮消费为主的品种;以冷冻为主的对虾、罗非鱼等品种受到的影响,要低于以大菱鲆、石斑鱼等为主的鲜活类水产品,其它国家的情况也类似。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2021年全球水产品市场或将持续低迷,总体来讲,保本经营没有问题,但要追求较高的利润不太可能,市场会倒逼产业做一些调整。由于全球经济处于下滑状态,势必会影响产业进出口的走势。从国内生产来看,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生产和防疫两不误,需要科学的管理。对于国内市场的保供,除国产水产品外,近几年进口水产品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如何做好进口冷链的防疫工作,对于进口水产品保障市场的供应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因此,对水产从业者而言,2021年一定要找准市场定位,调整养殖品种和经营策略,关注市场行情及市场需求变化,积极依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做出应对。
结语:
各方面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全球疫情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影响水产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于国内的水产从业者而言,要汲取去年的经验教训,积极做出应对。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