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超10万人这样养!“一稻三虾”模式亩收益达6000元,已推广500多万亩

发布时间:2021/1/6 17:31:47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编辑:黄姗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数九寒天,本是传统农闲时节,可记者近日随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张家宏到邗江区公道镇河东村采访时,却看到许多农民穿着长筒胶鞋,在稻田里忙着种水草。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张家宏(中)在研究小龙虾。资料图片

  数九寒天,本是传统农闲时节,可记者近日随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张家宏到邗江区公道镇河东村采访时,却看到许多农民穿着长筒胶鞋,在稻田里忙着种水草。

  公道镇传统农业模式是“稻麦两季”——收完稻子种麦子,为什么这里收完稻子后仍是水田,还种上了水草?

  “现在是小龙虾繁苗的关键期,我们预留了繁苗田,收割水稻时留高茬、复高水,让虾苗在秸秆草垛下安全越冬,种上水草则是为了开春后给虾苗当主食。”扬州银谷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合伙人张伟如数家珍。

  田野上寒风凛凛,张伟却忙得额头微微冒汗。看到张家宏来了,他赶忙上前打招呼。“我这块田现在‘一稻三虾’,一年能收获一季稻谷、两茬成虾和一茬虾苗。以前种水稻,一亩地的收入能有千把块钱就不错了,现在能挣六千块钱以上。这都要感谢张教授教给了我们好技术。”他说。

  “一稻三虾”是张家宏研究了10多年的科研成果,能让稻田亩均效益比单纯种粮食提高5至8倍。目前,这项技术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了500多万亩。这个冬天,全国有超过10万农民正像张伟一样,冒着寒风在水田里繁育虾苗。其中,逾万贫困户靠这项技术摘掉了贫困帽子。

  市场的需要,就是研究的方向

  “小龙虾虽然能在污水中生活,但更喜欢水质清新的环境。”在繁苗田边,张家宏捞起一网虾苗,向记者介绍,“小龙虾为隔年性成熟生物,幼苗9月份离开母体,别看现在才蝌蚪般大小,最快明年5月,‘稻前虾’就能端上餐桌了。”

  生于高邮水乡的张家宏,和这些张牙舞爪的小家伙已经打了20多年交道,不过,他最初的身份却不是养殖专家,而是小龙虾“杀手”。

  “上世纪90年代,小龙虾还被视为外来入侵生物,我1998年接到一项科研任务,就是研究灭杀小龙虾。”张家宏回忆道,还没等他找到有效的灭杀办法,小龙虾已悄然爬上人们的餐桌。市场的需要,就是研究的方向。张家宏顺势而为,转向搞起了小龙虾繁养技术科研攻关。

  哪里是养殖小龙虾的好地方?张家宏盯上了南方农村随处可见的稻田。“我国农业倡导稻渔综合种养,在水稻田里套养小龙虾,可以实现稻虾双丰收。”张家宏试着将小龙虾养进水稻田,但这些“野蛮又娇气”的小东西对温、光、水、气、草等特别敏感,稻田水浅了、温度高了或水质环境差了都养不活,水稻施肥、治虫用药也会导致其死亡。

  张家宏研究发现,将小龙虾养进水稻田至少要过水质、品种、技术“三大关”。瞄准方向,即刻上路。他背上行囊,奔赴苏北水稻种植区,把乡村田野当作实验室,拜农民种植养殖能手为师。他白天蹲田埂、下水田,晚上查资料、做研究,手指被虾钳夹破、腿上被蚂蟥叮咬都是常有的事。

  就这样历时十余年,张家宏终于研究出了“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综合种养技术——

  引种高秆、高抗(病虫害)、高产水稻,使稻虾生长两不误;

  采用侧深施肥技术,一次深施肥料,缓期释放,确保水稻给养;

  以水花生部分替代虾饲料,减少饲料投放,避免水质富营养化;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和生物防治“四位一体”绿色防控,消除水田病虫害;

  种苗和商品虾“繁养分区”,防止成片田块长期泡水导致土壤劣化、影响粮食生产。

  让农民理解,先要了解农民

  技术有了,张家宏兴致勃勃地到处推广讲学,可一开始,绝大多数农民并不买账。

  自掏腰包印刷、免费赠送的“科技明白纸”,有人拿回去给孩子包书皮了;免费送的优质虾苗,农户领回去炒韭菜吃了;小龙虾专用饲料被用来喂鸡……就在张家宏的技术推广频频遇阻时,江苏盱眙县黄花塘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农科院“点穴式”重点帮扶单位。2016年7月,张家宏作为省农科院博士科技服务团成员,赴黄花塘镇担任稻虾综合种养工作站站长。这次契机,让张家宏找到了实践的课堂。

  黄花塘镇芦沟村贫困户段红祥,一家三口全年收入不足1万元。听说上面来了专家,段红祥拉着村党总支书记王天华来找张家宏咨询:“稻田里养虾,来钱快不快?”

  “只要你肯吃苦、愿意学,我就有办法帮你。”简单的对话后,张家宏开启了“手把手”教学模式,一边教段红祥稻田养虾技术,一边总结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探寻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田间生产是农业科研最好的实验室。段红祥很快学会了新技术,在20亩稻田里套养小龙虾,一个稻季就增收近10万元。张家宏的稻田养虾技术逐渐成了周边农民眼中“能来钱的好法子”。

  一户示范,就能带动百户、千户跟进。张家宏进一步总结提炼稻田养虾技术并形成体系,在全国率先提出“春提早+秋延后”的“一稻三虾”循环种养新模式——每年4月初投苗于水田沟渠,5月即可收获“稻前虾”;6月插秧季投放二茬苗,7-8月“稻中虾”上市;秋季水稻收割时捕捞、分拣出商品虾,保留优质亲本虾采用异种群交叉配组繁苗,早苗次年3月、晚苗次年6月上市,这是“稻后虾”。

  这种模式在传统稻虾共作的基础上,实现了“一虾”向“三虾”的跨越,在保障水稻产量稳增、稻米品质提升的同时,回避了小龙虾上市时间过于集中造成的“虾贱伤农”问题,让农田产出效益倍增,而且生态效益显著。

  以芦沟村为例,该村在张家宏指导下发展“一稻三虾”种养面积6000多亩,亩均产稻1200斤、产虾500斤,全年综合亩均纯收益在6000元以上。

  田头结出的硕果,比任何荣誉都重

  黄花塘农民迎来丰收,把论文写在稻虾田里的张家宏同样收获了科研硕果。他借助“田间实验室”不断总结提炼、推广示范“一稻三虾”模式,很快就推动形成了集科研、养殖、加工、餐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

  2018年至2019年,张家宏的“一稻三虾”模式连获两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搞农业科研的人,就是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张家宏怀揣科技扶贫梦想,脚步一刻不停,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展“一稻三虾”技术推广,自掏腰包举办科技扶贫培训班,帮助当地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办典型示范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张家宏在江苏、湖北、安徽、江西、山东等地直接培训农户超过4万人,帮扶逾万贫困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一稻三虾”名声在外,全国各地的种植养殖户、科技人员纷纷前来拜师,“有时一周要接待好几拨”,张家宏总是笑脸相迎、倾囊相授。

  2020年11月,时代楷模、全国扶贫先进人物、农业科技专家赵亚夫带领镇江茅山革命老区的农技人员和种田大户来取经,让张家宏备受鼓舞。赵亚夫表示,他关注“一稻三虾”已经很长时间,这种模式遵循绿色种养、绿色营养和绿色防控的“三绿”理念,大幅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对稻田水质和土壤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一块水稻田就是一方生态湿地,搞‘一稻三虾’综合种养,农民能赚到钱,污染解决了,食品更安全了,还能对湿地生态进行修复与保护,符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的要求,推广开来意义重大、价值巨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评价,“一稻三虾”是农田里的“绿色革命”,是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张家宏获得了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等殊荣,还摘得了各类科技成果奖17项。“田间地头结出的硕果,比任何荣誉都重。”张家宏说,身为科技工作者,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能满足于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而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伟大事业中,让一家家农户富起来、一个个村子能脱贫。

 

编辑:黄姗 访问人次:1823 关键字:小龙虾,一稻三虾,养殖,模式,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