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海,万船齐发。安静了4个月的渤海又热闹起来。
渔民抓紧时间检修渔船。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渤海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渔场之一,养育了津冀鲁辽等省市数以万计的渔民。然而,随着现代化捕捞能力的提升,竭“海”而渔让这片浅湾不堪重负,“渤海无鱼汛”成为一代人的不堪记忆。更严重的是,“海底荒漠”出现在渤海湾浅滩:清澈的水底,无鱼、无虾、无水草,无蟹、无螺,无牡蛎礁,只剩一片沙丘似的泥滩。
为此,我国自1995年实施全面休渔,休渔时间也从3个月逐步延长至4个月。开海之际,记者走访津冀多地渔民、企业和海洋专家,了解“海底世界”25年来有何变化?海底荒漠“绿化”几何?
休渔四个月,捕鱼30天?
9月1日,我国近海结束休渔。当日中午12时,天津市滨海新区渔船,开足马力,驶向大海。
休渔对渤海渔业资源恢复起到重要作用。从5月1日休渔开始到6月6日全国放鱼日、6月8日世界海洋日是增殖放流的主要时间段。天津市农委数据显示,这段时间天津市统筹各类资金在渤海湾和内陆重要渔业水域放流鱼、虾、蟹、贝等各类苗种15余亿单位。仅6月6日上午便向渤海湾投放中国对虾、半滑舌鳎、松江鲈鱼、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鲉、海蜇等共计50余万单位。
负责增殖放流工作的天津市水产研究所专家郭彪介绍说,连续多年的放流效果监测评估显示,渔获物的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多,增殖放流对渔业资源恢复、水质环境改善所起到的作用日益显现。“如果没有每年的增殖放流,渤海渔民将无虾可捕”。
不过津冀两地的多位渔民向记者反映,仅从捕捞量上来看,休渔成果很快就被捕捞完了。“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开海后第一个月捕捞量明显上升,大约是休渔前的两三倍,但到10月份,捕捞量明显下降,不久后便降到休渔前的水平。”天津、河北多个渔村的渔民都有这种感受。
“鱼虾生长得再快,也没有船速快。放流的鱼再多,也没有渔船多。”唐山市乐亭县渔民韩桂来打了20多年鱼,眼见着渤海湾的鱼越来越少,渔船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他回忆,2000年左右时当地渔船多是17米的木船,动力80马力左右,一艘船上只有40多张渔网。如今出海,基本是40米的铁船,动力达到1000马力,装载渔网80张,每张网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左右。
“但是2000年时,渔民出一趟海仅皮皮虾就能打上2000多斤,现在也就是几百斤。”韩桂来说。
一些常见的鱼种也看不到了。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在唐山附近海域建立了4000多亩的海洋牧场,这成为观测海洋生物的天然观测站。公司捕捞队工作人员何荣达说,2016年时还能见到一两斤重的经济鱼种鳎目鱼、黑鲷鱼等,但今年一条也没有见到,捕捞量也从一天二三百斤降到二三十斤。
天津市滨海新区寨上街道大神堂村“船老大”刘宽海、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北塘海洋渔业协会会长杨宝利等人同样表示对渤海渔业资源减少的担心:“以前捕到八爪觉得晦气,现在凡是能捕到的都是好东西”“常见的渤海带鱼也很难捕到了”。
海底生物的产房没了
渤海有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入海,淡海水交汇使其成为我国传统的四大渔场之一。特别是近海区海草丰茂,是鱼类等海洋物种的“产房”。然而,近年来这片海底出现“荒漠”。
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一段拍摄于唐山市附近海域的海底视频显示,淡青色的水面下除了泥沙一无所有,水流形成的海底波纹像沙丘一样,连绵不绝。“海底没有海草,没有牡蛎礁,也很少见到海洋生物。”公司总经理张云岭说,现在这种情况在渤海近海区域并不鲜见。
海底荒漠,正是过度捕捞种下的恶果之一。今年以来,有多批多艘装有吹蛤泵的外地违法船只,沿海岸线“犁海”。“这种船先用水泵把海底泥沙吸到网内,过滤后留下贝类鱼虾,像犁一样把海底犁了一遍,海底生态基本破坏,严重影响鱼类洄游产卵。”天津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负责人王立平介绍说。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高焕鑫、天津市水产研究所郭彪等专家直言,经过为期三年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陆源污染等问题得到充分重视,渤海水质有明显改善。但过度捕捞等问题开始凸显,成为威胁渤海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卞晓东等人研究发现,渤海内捕捞强度自1950年以来增长了近40倍。在高强度捕捞压力下渤海鱼类资源的早期补充能力较20世纪80年代急剧下降,年间和季节间种类数密度随之降低。
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等单位2018年发布的渤海鱼群研究显示,以1982—1983周年逐月调查资料为基数来看,当前鱼卵种类数仅为当时的1/2左右,资源丰度不足当时的1/10。一些海产品批发商表示,大连市以前市面常见的正宗本地刀鱼,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如何恢复海底的绿水青山
今年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渤海综合治理,陆源污染、海域污染、海岸线保护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专家呼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对海底生态的修复。
高焕鑫研究发现,通过海洋牧场等方式修复海底荒漠可以提高生物总量30倍左右。目前我国已经探索成功商业化运营海洋牧场的模式,专家建议大力推广以海底生态修复为核心目标的商业化运营的海洋牧场,激发资本市场投入海洋保护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企业可将沿岸渔民组织起来,实行适度有计划捕捞。
多位专家还提出试点捕捞配额制的设想。捕捞配额制是依据各种渔业资源的最大可捕量并根据捕捞能力合理分配渔获量份额的一种管理方式,在美国、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均有实践。
张云岭等人认为,作为我国唯一的内海,可以创造条件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推行配额制试点,逐步引导渔民适应对海洋资源捕捞的总量控制。“渤海是封闭海域,目前我国已经实现对周边省份渔船的摸底,实施配额制有一定基础。”
更重要的是,将渤海生物多样性指标纳入下一步渤海治理考核体系。目前我国渤海治理“硬指标”主要有海水水质、入海河流断面水质、陆地排污口、湿地面积、海岸线长度等。专家建议,未来可以把反映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把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尽快恢复“海底的绿水青山”。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