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 4名大学生(从左到右陈建文、白崇武、朱志宇、汪淼)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养鱼心得
▲ 熊琦在饲料库里检查鱼饲料是否符合标准
▲ 汪淼在鱼塘边检测水质是否合格达标
▲ 陈建文给成品鱼称重
▲ 白崇武在自己负责的鱼塘区域巡塘
▲ 鱼塘每天从清晨5点开始就忙个不停
▲ 清晨5时多,朱志宇在鱼塘边帮着拉网
▲ 刮鱼工将鱼一桶一桶抬上岸过磅称重
2020年8月30日清晨4点半,民众镇民平村还在沉睡中。在民众镇华辰
水产养殖场鱼塘边板房里睡觉的朱志宇,听到门外刮鱼队的声音就起了床。当天,他负责管理的一块鱼塘将要卖鱼。朱志宇穿上水鞋,骑上电动车来到鱼塘旁,天微微亮,氧气泵发出“突突突”的声音,水边的蚊子一群一群地追着人跑。刮鱼工们趁着天气凉快,开始做下网前的准备工作,朱志宇也在一旁张罗。
朱志宇是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2014年4月来到这里,至今已经是第7个年头。民众镇华辰水产养殖场共有约1200亩养殖场地,主要养殖规格在1公斤左右的草鱼,业内称“超市鲩”,是中山“超市鲩”最大的养殖户。养殖场里除了两名会计是大学生,在养殖一线也有6名科班出生的大学生。负责人熊琦本科就读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水生生物专业。其他五位是广东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毕业。
当初刚来鱼塘时,这群大学生都是20多岁,如今都已成家,年龄超过了30岁,肤色因为长期日晒变成了古铜色,神情里有着农人那种特有的单纯和朴实。他们每天带着工人管理着鱼塘,对鱼的习性了如指掌,测水质、解剖、打疫苗、投料、卖鱼……对每个环节都很熟悉,跟养鱼的、刮鱼的、买鱼的人打起交道来驾轻就熟。
有这么“硬核”的团队,养殖有什么优势?熊琦说,管理会更科学,专业化、数据化。比如放多少苗产出多少用多少料,都会积累数据进行分析和反思,进行精准化管理。针对大部分出现的虫害会更针对性处理,消毒处理时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温不同鱼的规格进行,效率会更高。“我们所做的都是量化,而不是根据老一辈的经验。”
把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出方法学以致用,这种满足和欣慰也许是科班出生的人才会理解。比起曾经在写字楼里的生活,他们更享受现在的状态。
熊琦说,目前水产养殖行业集约化养殖还是偏少,但市场消费潜力大,团队还在能力积累阶段,未来将朝着合伙人方向发展。他说,中山草鱼质量在珠三角来说是比较好的,非常适合做区域品牌,他希望中山可以申请“中山草鱼”或者“民众水产”之类的区域品牌,通过提高中山水产养殖的品牌影响力,促进现代养殖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